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运作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完善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9页
一、中国诉讼调解制度的一般分析第9-16页
 (一) 诉讼调解与司法审判第9-10页
 (二) 中国具有诉讼调解的悠久传统第10-13页
 (三)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特点第13-14页
 (四)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必然性第14-16页
二、中国诉讼调解制度运作中的缺陷及问题第16-22页
 (一) 诉讼调解在司法实践中陷入推进困境第16-18页
 (二) 我国现行诉讼调解制度设计的缺陷分析第18-20页
  1、从诉讼程序的设计看,调解与审判的实体合法性要求未作区分第18-19页
  2、调解的设置阶段不够科学第19页
  3、诉讼调解的调解主体设置过于单一第19页
  4、法官在调解过程中的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缺乏监督第19页
  5、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缺乏系统而具体的行为规范第19-20页
 (三) 我国现行诉讼调解制度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1、“以判压调”问题仍然存在第20页
  2、事实不清,强行调解,调解的合法、自愿原则难以得到保障第20页
  3、久调不决、效率低下的现象也有存在第20-21页
  4、调解案件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不高第21页
  5、当事人双方恶意利用调解方式,逃避法律义务第21-22页
三、诉讼调解的模式及其选择第22-27页
 (一) 调解模式概述第22页
 (二) 两类模式的相对性优劣第22-24页
  1、调审分离模式之利弊第22-23页
  2、调审合并模式之利弊第23-24页
 (三) 诉讼调解模式选择的学说及回应第24-27页
四、诉讼调解制度的再构造第27-34页
 (一) 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的原则第27-28页
  1、确定我国调解模式必须兼顾公正与效率第27页
  2、确定我国调解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调解在我国诉讼制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第27-28页
  3、确定我国调解模式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法律传统及法治现状第28页
  4、确定我国调解模式必须充分考虑与我国诉讼制度的兼容性第28页
 (二) 改进诉讼调解的起动方式第28-29页
 (三) 建立调解与审判的适度分工、案件的适度分流制度第29-31页
  1、审判人员依特长分流,设立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第30页
  2、确定双重权利配置机制第30页
  3、建立人员分工与案件分流结合机制第30-31页
 (四) 建立审前调解为主和随机调解为辅机制第31-32页
 (五) 建立法官主导下的适度社会化的大调解机制第32-34页
  1、确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等相衔接的制度第32页
  2、建立院外专业人士参与诉讼调解制度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和解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为样本
下一篇:刑事和解的理论分析与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