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1-15页 |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一、执法不力或怠于执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考察 | 第15-18页 |
| (一)执法机构怠于执法 | 第15-16页 |
| (二)执法机构监督乏力 | 第16-18页 |
| 二、公共利益规制理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制度的理论检视 | 第18-24页 |
| (一)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基本含义 | 第18-19页 |
| (二)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制度是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阐释和捍卫 | 第20-22页 |
| (四)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制度的缺陷 | 第22-24页 |
| 三、委托代理理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制度理论基础的应然选择 | 第24-36页 |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多重含义 | 第24-27页 |
| (二)委托代理理论相较于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优点 | 第27-29页 |
|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9-33页 |
|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之委托代理特征 | 第33-36页 |
| 四、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委托代理问题的域外经验 | 第36-40页 |
| (一)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解决食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典范 | 第36页 |
| (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解决代理人多元、激励机制不完备的典范 | 第36-38页 |
| (三)英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解决监管乏力的典范 | 第38页 |
| (四)国外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 五、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制度的完善 | 第40-44页 |
| (一)引入公益诉讼,解决初始委托人虚位的问题 | 第40-41页 |
| (二)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解决代理人多元问题 | 第41页 |
| (三)社会组织参与食品监管,解决监管乏力问题 | 第41-42页 |
| (四)完善执法人员晋升机制,解决激励不足问题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