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理学论文

蒿甲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及在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SUMMARY第4-5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蒿甲醚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1 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青蒿素类药物及蒿甲醚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第14-15页
        1.3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第15-17页
            1.3.1 青蒿素类药物的激活第15-16页
            1.3.2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第16-17页
        1.4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毒理学第17-19页
            1.4.1 急性毒性试验第18页
            1.4.2 亚慢性毒性试验第18-19页
            1.4.3 特殊毒性第19页
        1.5 蒿甲醚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第19-20页
    2 课题研究内容第20页
    3 本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蒿甲醚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第21-27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1-22页
        1.1 药物与试剂第21-22页
        1.2 仪器设备第22页
        1.3 实验动物第22页
    2 试验方法第22-24页
        2.1 蒿甲醚注射液急性毒性预试验第22-23页
        2.2 蒿甲醚注射液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第23页
        2.3 蒿甲醚注射液的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第23页
        2.4 急性毒性试验评价方法第23-24页
        2.5 数据处理第24页
    3 试验结果第24-26页
        3.1 蒿甲醚注射液急性毒性预试验结果第24-25页
        3.2 蒿甲醚注射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第25-26页
            3.2.1 蒿甲醚注射液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第25页
            3.2.2 蒿甲醚注射液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第25-26页
    4 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蒿甲醚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第27-39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7-28页
        1.1 试验材料第27页
        1.2 仪器设备第27-28页
    2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1 蒿甲醚检测波长的考察第28页
        2.2 色谱条件第28页
        2.3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第28页
        2.4 系统适应性第28-29页
        2.5 杂质干扰试验第29页
        2.6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第29页
        2.7 线性关系考察第29-30页
        2.8 精密度试验第30页
        2.9 回收率试验第30页
        2.10 样品含量测定第30-31页
    3 结果第31-36页
        3.1 蒿甲醚检测波长第31页
        3.2 系统适应性第31-32页
        3.3 杂质干扰试验第32页
        3.4 标准品及制剂的色谱图第32-33页
        3.5 标准曲线绘制第33-34页
        3.6 精密度试验结果第34-35页
        3.7 回收率第35页
        3.8 含量测定结果第35-36页
    4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36-39页
第四章 蒿甲醚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第39-46页
    1 试验材料第40页
        1.1 试验药品第40页
        1.2 试验仪器第40页
    2 试验方法第40-41页
        2.1 高温试验第40-41页
        2.2 强光照射试验第41页
        2.3 加速试验第41页
    3 试验结果第41-44页
        3.1 高温试验结果第41-42页
        3.2 强光照射试验结果第42-43页
        3.3 加速试验结果第43-44页
    4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44-46页
第五章 蒿甲醚注射液在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46-66页
    1 试验动物与仪器试剂第47-48页
        1.1 试验动物第47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47页
        1.3 试验仪器第47-48页
    2 试验方法第48-51页
        2.1 给药途径及血样的采集和处理第48页
        2.2 血浆内提取蒿甲醚第48页
        2.3 溶液的配置第48-49页
        2.4 仪器液相质谱条件第49页
        2.5 测定标准曲线第49-50页
        2.6 检测限(LOD)、定量限(LOQ)测定第50页
        2.7 精密度测定第50页
        2.8 回收率测定第50-51页
        2.9 数据处理第51页
    3 结果第51-62页
        3.1 方法专一性第51-53页
        3.2 基质加标线性关系第53-54页
        3.3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测定第54页
        3.4 精密度的测定第54页
        3.5 回收率的测定第54-55页
        3.6 药动学参数第55-62页
    4 讨论第62-66页
        4.1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第62-63页
        4.2 二级质谱条件优化第63-64页
        4.3 内标物的选择第64页
        4.4 方法学评价第64-65页
        4.5 药动学参数分析第65-66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74页
导师简介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一样的童年—兰州清真餐饮业中穆斯林青少年打工者生活研究
下一篇:HN煤炭交易中心CRM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