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家庭治疗模式破解老人欲再婚障碍的个案工作实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页
        1.2.2 现实意义第8-9页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第9-11页
        1.3.1 丧偶老人第9页
        1.3.2 再婚困境第9页
        1.3.3 个案工作第9-11页
第2章“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综述第11-16页
    2.1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方法综述第11-13页
        2.1.1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起源第11页
        2.1.2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概念与界定第11-12页
        2.1.3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干预过程与技巧第12-13页
    2.2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下在本选题中的适切性分析第13-14页
        2.2.1 我国家庭结构与传统文化的特征第13页
        2.2.2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破解丧偶老人欲再婚障碍的可行性第13-14页
    2.3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下的成功案例第14-16页
        2.3.1 介入青春期逆反青少年的案例第14-15页
        2.3.2 改善低保家庭成员关系的案例第15-16页
第3章 丧偶老人的案例分析第16-22页
    3.1 案主背景资料第16-17页
        3.1.1 案主基本信息第16页
        3.1.2 案主家庭背景第16页
        3.1.3 案主人际关系情况第16-17页
        3.1.4 案主社区参与情况第17页
    3.2 案主的问题分析第17-18页
        3.2.1 具有强烈的孤寂感,有明显的再婚意愿第18页
        3.2.2 子女阻挠再婚,家庭关系出现明显疏离第18页
        3.2.3 成员间互动沟通不畅,逐渐形成封闭家庭系统第18页
    3.3 个案介入的目标第18-19页
        3.3.1 消除案主孤寂感第18-19页
        3.3.2 改变案主与子女的互动模式,改善家庭关系第19页
        3.3.3 协助案主及其子女重新审视再婚第19页
    3.4 个案介入的计划第19-20页
    3.5 个案介入的思路第20-22页
第4章 丧偶老人欲再婚的个案工作介入第22-31页
    4.1 介入第22-29页
        4.1.1 与潜在案主的接触进行沟通第22页
        4.1.2 与潜在案主子女的访谈建立信任关系第22页
        4.1.3 追溯早期家庭生活经验第22-24页
        4.1.4 与案主再现原生家庭第24-25页
        4.1.5 赋予旧经验以崭新的意义第25-26页
        4.1.6 角色扮演感受案主当下生活第26-27页
        4.1.7 重新审视案主再婚问题第27-28页
        4.1.8 巩固专业治疗效果第28-29页
    4.2 评估与跟进第29-31页
        4.2.1 评估第29-30页
        4.2.2 跟进第30-31页
第5章 结论与反思第31-33页
    5.1 结论第31页
    5.2 反思第31-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作者简介第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植物表达药用干扰小RNA的研究
下一篇:餐厨降解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