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关于我国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制度思考--以大陆法系技术事实查明制度为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0页
第1章 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调查官制度分析第10-22页
    1.1 我国技术调查官制度的作用第10-13页
        1.1.1 有助于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的认定第10-11页
        1.1.2 有助于实现知识产权诉讼效益价值第11页
        1.1.3 有助于统一知识产权确权纠纷机制中技术事实查明标准第11-12页
        1.1.4 有助于统一确权和侵权程序中技术事实查明标准第12-13页
    1.2 我国现有的技术调查官制度的现状分析第13-17页
        1.2.1 技术调查官在我国的司法定位第13-16页
        1.2.2 我国技术调查官的职能第16-17页
        1.2.3 技术调查官的技术审查意见的性质第17页
    1.3 我国技术调查官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7-22页
        1.3.1 技术调查官的司法定位太过狭隘第17-18页
        1.3.2 技术调查官的选任条件不明晰第18页
        1.3.3 技术调查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第18-19页
        1.3.4 技术意见不公开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第19-20页
        1.3.5 技术调查官涉及的技术领域范围具有局限性第20-22页
第2章 大陆法系技术事实查明制度分析第22-33页
    2.1 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研究第22-30页
        2.1.1 日本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第22-25页
        2.1.2 德国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第25-26页
        2.1.3 我国台湾地区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第26-30页
    2.2 大陆法系技术事实查明制度评析第30-33页
        2.2.1 对技术事实审查人员选任条件严格第30-31页
        2.2.2 建立多种制度模式第31-32页
        2.2.3 确立技术专家能参与审判的司法地位第32-33页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制度完善途径第33-42页
    3.1 明确技术调查官选任条件资格第33-35页
    3.2 建立技术意见公开制度第35页
    3.3 明确我国技术调查官职能范围和责任机制第35-36页
    3.4 提升技术调查官司法地位,让技术调查官参与审判第36-37页
    3.5 完善我国专家参审的制度模式第37-39页
    3.6 确立技术调查官制度与其他技术事实查明制度衔接机制第39-42页
        3.6.1 专家证人制度与技术调查官制度的衔接第39页
        3.6.2 专家陪审员制度与技术调查官制度的衔接第39-40页
        3.6.3 司法鉴定制度与技术调查官制度的衔接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