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论文

宽带城域网流量控制系统分析与应用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0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6-7页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第7-9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9-10页
2 沈阳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结构第10-15页
    2.1 宽带城域网第10页
    2.2 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第10-13页
        2.2.1 VLAN技术第10-11页
        2.2.2 接入网技术第11-12页
        2.2.3 QINQ VLAN技术第12页
        2.2.4 Trunk技术第12-13页
    2.3 沈阳铁通城域网拓扑结构第13-14页
    2.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3 流量控制系统对流量的识别与控制第15-22页
    3.1 城域网网络流量协议分析第15-17页
    3.2 流控系统中P2P流量识别方法第17-20页
        3.2.1 数据传输端口号识别技术第17-18页
        3.2.2 基于流量统计特性的识别技术第18页
        3.2.3 深度数据包扫描识别技术第18-20页
    3.3 流控系统P2P流量识别控制原理第20-21页
    3.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4 基于流控系统的城域网流量精细化控制第22-44页
    4.1 沈阳宽带城域网面临的问题第22-26页
    4.2 流量优化控制策略分析第26-27页
    4.3 沈阳宽带城域网P2P流量的阻断控制第27-39页
        4.3.1 SIG流量控制系统介绍第27页
        4.3.2 SIG流控系统的部署第27-28页
        4.3.3 流量阻断控制门限值的设定第28-30页
        4.3.4 通过目标属性的不同进行流控第30-36页
        4.3.5 流控属性的优先级判定第36-39页
    4.4 沈阳宽带城域网P2P流量的引导控制第39-42页
        4.4.1 NDC流量控制系统介绍第39-40页
        4.4.2 城域网内缓存资源的部署第40-42页
        4.4.3 指定网站的专用出口部署第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5 流控系统流量控制效果第44-49页
    5.1 针对出口阻塞问题的优化效果第44-45页
    5.2 针对视频类P2P流量问题的优化效果第45页
    5.3 针对跨运营商访问问题的优化效果第45-47页
    5.4 流量控制体系的综合控制效果第47-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率STI-LDMOS器件热载流子退化机理与寿命模型研究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和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