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6页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11页 |
(一)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8-10页 |
(二)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二、该课题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24页 |
(一) 议题中心教学法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20页 |
(二)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20-24页 |
三、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 第24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二) 行动研究法 | 第24页 |
(三) 问卷调查法 | 第24页 |
(四) 半结构式访谈法 | 第24页 |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一章 议题中心教学法概述 | 第26-33页 |
一、议题中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一) 议题中心教学法的内涵 | 第26-27页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7-28页 |
二、议题中心教学法的主要特质 | 第28-29页 |
三、议题中心教学法的功能 | 第29-30页 |
(一) 以学生为本,注重于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 | 第29页 |
(二) 突出批判精神,着力于理性精神的培养 | 第29页 |
(三) 强调有序参与,有利于法治意识的培养 | 第29页 |
(四) 培养公民素养,突出课程的价值引导 | 第29-30页 |
四、议题中心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分析 | 第30-33页 |
(一) 议题中心教学模式与我国传统学科基础模式的区别 | 第30-31页 |
(二) 议题中心教学的几种常见教学模式 | 第31页 |
(三) 议题中心教学法三种常见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二章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原则 | 第33-36页 |
一、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运用中的一般原则 | 第33-34页 |
(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 第33页 |
(二) 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 第33-34页 |
(三) 正确的价值引导与灵活的教学策略相结合 | 第34页 |
二、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运用中的特有原则 | 第34-36页 |
(一) 民主参与与集中引导相结合 | 第34-35页 |
(二) 学科基础性与科际统整性相结合 | 第35页 |
(三) 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中运用策略 | 第36-40页 |
一、议题的选择 | 第36-37页 |
二、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实施步骤 | 第37-38页 |
(一) 议题中心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 第37页 |
(二)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第37-38页 |
三、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政治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多元评价 | 第38-40页 |
(一) 从传统评价到多元评价 | 第38-39页 |
(二) 档案袋评价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山寨'立法议案”议题教学实施案例 | 第40-56页 |
一、“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山寨'立法议案”议题教学实施过程 | 第40-47页 |
(一)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山寨'立法议案”议题教学之主题选取部分 | 第40-41页 |
(二)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山寨'立法议案”议题教学之教学实施部分 | 第41-47页 |
(三)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山寨'立法议案”议题教学之教学评价部分 | 第47页 |
二、研究结论分析 | 第47-56页 |
(一) 议题中心教学法的实施成效分析 | 第47-53页 |
(二) 研究发现与收获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在读教育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