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赏识型课堂的构建--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0-15页
    (一) 研究意义第10页
        1. 理论意义第10页
        2. 实践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 研究思路第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一、赏识型课堂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意义第15-20页
    (一) 赏识型课堂的概念界定第15页
    (二) 赏识型课堂中的赏识分类第15-17页
    (三)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赏识型课堂的意义第17-20页
        1.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堂实效第17-18页
        2.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第18-19页
        3. 有利于构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第19-20页
二、创设赏识型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第20-24页
    (一) 语言赏识,奠定赏识基调第20-21页
    (二) 情境创设,调动赏识情绪第21-22页
    (三) 明确目标,把握赏识方向第22-24页
三、挖掘赏识型课程资源,讲授新课第24-32页
    (一) 自主探究,构筑个人展现舞台第24-27页
    (二) 小组合作,搭建生生互赏平台第27-29页
    (三) 思维共振,促成赏识积极效果第29-32页
四、注重情感赏识,升华完善第32-36页
    (一) 激烈辩论,心怀祖国昌盛第32-34页
    (二) 心灵寄语,引导学生自赏第34-35页
    (三) 作业布置,注重赏识时效第35-36页
五、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赏识型课堂的关键第36-45页
    (一) 坚持好五项原则第36-39页
        1. 真实性原则第36页
        2. 及时性原则第36-37页
        3. 公平公正原则第37-38页
        4. 全体性原则第38-39页
        5. 新颖性原则第39页
    (二) 处理好三对关系第39-42页
        1. 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第39-40页
        2. 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关系第40-41页
        3. 赏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第41-42页
    (三) 利用好三类课程资源第42-45页
        1.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构建赏识型课堂第42页
        2. 有效利用文本资源构建赏识型课堂第42-43页
        3. 有效利用教师资源构建赏识型课堂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值模拟对露天圆柱锥底发酵罐构型的研究
下一篇:小鼠法检测贝类毒素假阳性结果的来源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