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族醇论文

耐高温酵母选育及突变株超高浓度乙醇发酵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燃料乙醇发展基本状况第13-14页
   ·燃料乙醇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耐高温酵母乙醇发酵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耐高温酵母乙醇发酵研究现状第16-18页
     ·耐高温乙醇酵母的选育第16-17页
     ·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研究第17-18页
   ·耐高温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因素第18-21页
     ·热休克蛋白和海藻糖与酵母耐热性第19-20页
     ·细胞质膜成分与酵母耐热性第20页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20-21页
   ·本论文研究思路的确立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UV/DES 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乙醇酵母第22-32页
   ·引言第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试剂第22-23页
     ·仪器第23页
     ·菌种第23页
     ·培养基第23-24页
     ·诱变方法第24页
     ·分批发酵方法第24页
     ·筛选方法第24-25页
     ·发酵液乙醇浓度的测定第25页
     ·发酵液残糖浓度的测定第25-27页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第27页
     ·发酵参数的计算第27页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诱变致死率考察第27-28页
     ·耐高温突变株筛选结果第28-29页
     ·耐高温突变株优筛结果第29-30页
     ·突变株优筛结果验证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耐高温乙醇酵母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2-39页
   ·引言第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试剂第32页
     ·菌种第32页
     ·试验方法设计第32页
     ·工艺技术指标分析第32页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均匀设计(7 因素20 水平)优化耐高温酵母乙醇发酵条件第33-34页
     ·均匀设计(7 因素20 水平)实验安排和结果第34-35页
     ·均匀设计实验回归分析第35-36页
     ·优化结果验证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突变株UD1 发酵罐水平高温超高浓度乙醇发酵第39-46页
   ·引言第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试剂第39页
     ·仪器第39-40页
     ·培养基第40页
     ·培养方法第40页
     ·发酵液葡萄糖、甘油及乙醇浓度的测定第40-42页
     ·菌体存活率的测定第42页
     ·发酵参数的计算第42页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5页
     ·突变株UD1 5 L 发酵罐水平乙醇发酵进程考察第42-43页
     ·突变株UD1 5 L 发酵罐水平乙醇发酵中菌体生长及存活率变化第43-44页
     ·突变株UD1 5 L 发酵罐水平胞外甘油含量变化第44页
     ·突变株UD1 5 L 发酵罐水平乙醇发酵参数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突变株UD1 细胞膜组分和生理特性变化第46-55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试剂第46-47页
     ·仪器第47页
     ·培养基第47页
     ·培养方法第47页
     ·质膜ATP 酶的测定第47-48页
     ·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第48页
     ·细胞膜透性系数的测定第48页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磷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8-49页
     ·突变株UD1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质膜ATP 酶活力的变化第49-50页
     ·突变株UD1 在优化条件下脂肪酸成分变化第50-52页
     ·突变株UD1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创新点第55-56页
   ·工作展望第56-57页
     ·开展高温高浓度乙醇发酵的中间代谢途径研究第56页
     ·深化高温高浓度乙醇发酵胁迫耐受性机制研究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文章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Ba3蛋白定点突变对杀小菜蛾活性的影响
下一篇:超高浓度乙醇发酵通气补料新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