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电站热工被控对象建模方面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系统参数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 | 第14-18页 |
2.1 系统动力学特点 | 第14页 |
2.2 因果回路图 | 第14-15页 |
2.3 存量流量图 | 第15页 |
2.4 热工被控对象的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第15-16页 |
2.5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 PLE简介 | 第16-1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变步长改进果蝇优化算法 | 第18-24页 |
3.1 果蝇优化算法 | 第18-20页 |
3.1.1 果蝇优化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18-19页 |
3.1.2 果蝇优化算法辨识步骤 | 第19-20页 |
3.2 变步长改进果蝇优化算法 | 第20-21页 |
3.2.1 基于迭代误差的变步长改进 | 第20-21页 |
3.2.2 味道浓度判定值的改进 | 第21页 |
3.3 算法优越性对比 | 第21-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汽包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24-32页 |
4.1 汽包工作机理分析 | 第24页 |
4.2 汽包因果回路图 | 第24-28页 |
4.2.1 给水侧汽包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 第25页 |
4.2.2 机组负荷侧汽包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 第25-26页 |
4.2.3 燃料侧汽包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 第26-27页 |
4.2.4 电站汽包因果回路图的分析 | 第27-28页 |
4.3 汽包存量流量图 | 第28-30页 |
4.4 汽包模型仿真测试与分析 | 第30-3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双进双出球磨机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32-38页 |
5.1 双进双出球磨机分析 | 第32页 |
5.2 双进双出球磨机因果回路图 | 第32-34页 |
5.3 双进双出球磨机存量流量图 | 第34-36页 |
5.4 双进双出磨煤机模型仿真测试与分析 | 第36-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6章 过热汽温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38-47页 |
6.1 过热汽温系统分析 | 第38页 |
6.2 过热汽温系统因果回路图 | 第38-40页 |
6.2.1 过热汽温系统因果回路图的建立 | 第38-40页 |
6.2.2 过热汽温系统的因果回路图的分析 | 第40页 |
6.3 过热汽温系统存量流量图 | 第40-44页 |
6.3.1 导前区汽温系统存量流量图 | 第41-42页 |
6.3.2 惰性区汽温系统存量流量图 | 第42-44页 |
6.4 过热汽温模型仿真测试与分析 | 第44-4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