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离线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绝缘子绝缘状态检测方法第10页
        1.2.2 憎水性检测方法研究第10-14页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离线检测方案研究第15-18页
    2.1 复合绝缘子检测系统结构分析和工作流程第15-16页
    2.2 憎水性检测系统方案确定第16-17页
    2.3 检测系统的良好特点第17页
    2.4 本章总结第17-18页
3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离线检测系统设计第18-30页
    3.1 检测系统整体概述第18页
    3.2 检测装置设计第18-26页
        3.2.1 整体结构设计第18-20页
        3.2.2 喷水拍照升降平台设计第20-22页
        3.2.3 喷水拍摄方案设计第22-23页
        3.2.4 其它功能设计第23-25页
        3.2.5 检测装置样机第25页
        3.2.6 运行控制系统设计第25-26页
    3.3 监控系统设计第26-28页
        3.3.1 需求分析第27页
        3.3.2 功能设计第27-28页
    3.4 本章总结第28-30页
4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判断第30-55页
    4.1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图像特点介绍第30-31页
    4.2 图像预处理第31-40页
        4.2.1 增大图像对比度第31-33页
        4.2.2 图像二值化处理第33-37页
        4.2.3 滤除部分水珠第37-39页
        4.2.4 消除水珠反光第39-40页
    4.3 检测水珠边缘第40-44页
        4.3.1 图像梯度第40-41页
        4.3.2 常用的边缘检测器第41-43页
        4.3.3 提取水珠边缘第43-44页
    4.4 提取水迹特征参数第44-45页
    4.5 憎水性指示函数研究第45-54页
        4.5.1 水迹覆盖比例第46-47页
        4.5.2 最大水迹面积比第47-48页
        4.5.3 最大水迹的形状因子法第48-50页
        4.5.4 改进的形状因子法第50-51页
        4.5.5 最大水迹的离心率法第51-52页
        4.5.6 水珠大小均匀度法第52-53页
        4.5.7 憎水性指示函数判断方法比较分析第53-54页
    4.6 本章总结第54-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碰撞时头车车体耐撞性及坐姿乘员损伤的研究
下一篇:高速动车组动力轮对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