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记忆对螺旋波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1.1 螺旋波动力学 | 第7-12页 |
1.1.1 反应扩散系统中的可激发介质 | 第7-8页 |
1.1.2 行波的产生 | 第8-9页 |
1.1.3 螺旋波的形成 | 第9页 |
1.1.4 螺旋波形成的四种形式 | 第9-10页 |
1.1.5 螺旋波的破碎和时空混沌 | 第10-12页 |
1.2 心肌细胞组织和心脏记忆 | 第12-15页 |
1.2.1 心肌细胞组织的介绍 | 第13-14页 |
1.2.2 心脏记忆 | 第14-15页 |
1.3 元胞自动机及相关模型的介绍 | 第15-18页 |
1.3.1 元胞自动机的简单介绍 | 第15页 |
1.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第15-17页 |
1.3.3 一维元胞自动机历史记忆模型的介绍 | 第17-18页 |
1.3.4 GH模型的介绍 | 第18页 |
1.4 本文的结构和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心肌细胞记忆对螺旋波的影响 | 第20-33页 |
2.1 加入记忆后的GH模型的介绍 | 第20-21页 |
2.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1-31页 |
2.2.1 激发概率p对螺旋波激发斑图演化的影响 | 第23-27页 |
2.2.2 观察m的改变对螺旋波斑图的影响 | 第27-29页 |
2.2.3 通过m-p相图分析对螺旋波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4 记忆时长m对螺旋波激发比率的影响 | 第31页 |
2.3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心肌细胞记忆下的APD对螺旋波的影响 | 第33-41页 |
3.1 模型的介绍 | 第34页 |
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4-40页 |
3.2.1 改变APD对螺旋波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2 改变记忆时长m对螺旋波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3 改变记忆时长m对螺旋波激发比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