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放牧对典型草原群落地下生物量及植物个体根系功能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根系研究方法进展第12-13页
        1.2.2 放牧对群落地下生物量影响第13页
        1.2.3 放牧对植物根系特征影响第13-14页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科学问题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19页
        2.1.1 不同放牧强度和不同放牧方式研究区概况第17页
        2.1.2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研究区概况第17-18页
        2.1.3 不同围封恢复年份草地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19-21页
        2.2.1 放牧试验设计第19-20页
        2.2.2 地下生物量的获取第20页
        2.2.3 根系功能性状测定第20页
        2.2.4 数据处理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45页
    3.1 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方式下群落地下生物量时空分布格局第21-31页
        3.1.1 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第21-23页
        3.1.2 不同放牧方式下群落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第23-24页
        3.1.3 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群落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第24-26页
        3.1.4 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群落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第26-28页
        3.1.5 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第28-30页
        3.1.6 群落地下生物量年内周转率第30-31页
    3.2 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方式下植物个体根系繁殖性状特征第31-34页
        3.2.1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个体根数和根茎节间距第31-32页
        3.2.2 不同放牧方式植物个体根数和根茎节间距第32-34页
    3.3 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方式下植物个体根系营养性状特征第34-45页
        3.3.1 不同恢复演替阶段根系直径变化第34-35页
        3.3.2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根系直径变化第35页
        3.3.3 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根系直径变化第35-36页
        3.3.4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植物根系直径变化第36-37页
        3.3.5 不同恢复年限植物根系比根长和比表面的变化第37-39页
        3.3.6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根系比根长和比表面的变化第39-41页
        3.3.7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比根长和比表面的变化第41-42页
        3.3.8 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比根长和比表面的变化第42-45页
第四章 讨论第45-52页
    4.1 放牧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45-48页
        4.1.1 放牧对总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45-47页
        4.1.2 放牧对不同层次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47-48页
        4.1.3 放牧对生长季不同阶段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第48页
    4.2 放牧对根系功能性状的影响第48-52页
        4.2.1 放牧对根系繁殖性状的影响第49页
        4.2.2 放牧对根系营养性状的影响第49-52页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基于CLDS个人问卷数据
下一篇:平台型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研究--以某大型产业投资类集团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