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候学特点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浅谈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 第10-19页 |
1 统计描述 | 第10-11页 |
2 统计推断 | 第11页 |
3 关联分析 | 第11-12页 |
4 聚类分析 | 第12-13页 |
5 逻辑回归 | 第13-14页 |
6 贝叶斯网络 | 第14-15页 |
7 因子分析 | 第15-16页 |
结语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病机研究概述 | 第19-27页 |
1 吐酸的病因病机 | 第19-22页 |
2 证型分类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7-62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临床资料 | 第28-30页 |
1 资料来源 | 第28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3 观察内容 | 第28页 |
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5 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研究结果 | 第30-51页 |
1 一般资料情况 | 第30-38页 |
2 NERD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 第38-51页 |
讨论 | 第51-58页 |
1 NERD发生的流行病学 | 第51-54页 |
2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 | 第54-57页 |
3 统计学方法研究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