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语感训练的五步教学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三、语感教学实践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语感及语感训练 | 第16-24页 |
第一节 语感的概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初中散文的重要性 | 第18-22页 |
第三节 什么是语感训练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杨吉元和洪镇涛的语感训练法 | 第24-27页 |
一、杨吉元的语感训练法 | 第24-25页 |
二、洪镇涛的语感训练法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 | 第27-34页 |
一、生活捕捉法 | 第27-28页 |
二、整体感知法 | 第28-29页 |
三、品读揣摩法 | 第29-32页 |
四、情境体悟法 | 第32-33页 |
五、寓情写作法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的内在逻辑 | 第34-40页 |
第三章 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 第40-52页 |
第一节 以《散步》示例 | 第40-44页 |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 第40页 |
二、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 第40-43页 |
三、教学目标的反馈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以《紫藤萝瀑布》示例 | 第44-48页 |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 第44页 |
二、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 第44-48页 |
三、教学目标的反馈 | 第48页 |
第三节 语感训练五步教学法运用反思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