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12O17Cl2光催化剂的表面改性、光催化活性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光催化剂的发展概况第11-13页
        1.1.1 光催化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光催化技术的原理第12页
        1.1.3 光催化技术的优缺点第12-13页
    1.2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程第13-16页
        1.2.1 光催化剂的改性第13-14页
        1.2.2 铋系光催化材料第14-15页
        1.2.3 新型非化学计量比Bi_aO_bX_c光催化材料第15页
        1.2.4 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参考文献第18-23页
第二章 Bi OI/Bi_(12)O_(17)Cl_2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3-37页
    2.1 前言第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5页
        2.2.1 试剂第23-24页
        2.2.2 Bi OI/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制备第24页
        2.2.3 Bi OI/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表征第24页
        2.2.4 Bi OI/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4-25页
        2.2.5 Bi OI/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2.3.1 XRD分析第25-26页
        2.3.2 SEM和EDS分析第26-27页
        2.3.3 UV-vis DRS分析第27-28页
        2.3.4 TEM和HRTEM分析第28页
        2.3.5 XPS分析第28-30页
        2.3.6 光催化活性第30-31页
        2.3.7 光电化学分析第31-32页
        2.3.8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第三章 Pt/Bi_(12)O_(17)Cl_2的光还原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第37-54页
    3.1 前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试剂第38页
        3.2.2 Pt/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3.2.3 Pt/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表征第38-39页
        3.2.4 Pt/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9页
        3.2.5 Pt/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9页
        3.3.1 XRD和EDS分析第39-40页
        3.3.2 SEM和HRTEM分析第40-42页
        3.3.3 XPS分析第42-44页
        3.3.4 BET分析第44页
        3.3.5 UV-vis DRS分析第44-45页
        3.3.6 Pt/Bi_(12)O_(17)Cl_2的光催化活性第45-46页
        3.3.7 光电化学分析第46-48页
        3.3.8 光催化机理探究第48-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第四章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调控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54-68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4.2.1 试剂第54-55页
        4.2.2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调控制备第55页
        4.2.3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表征第55页
        4.2.4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55-56页
        4.2.5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4.3.1 XRD分析第56-57页
        4.3.2 XPS分析第57-58页
        4.3.3 SEM和HRTEM分析第58-61页
        4.3.4 UV-vis DRS表征和能带结构分析第61-62页
        4.3.5 Au/Bi_(12)O_(17)Cl_2的光催化活性第62-63页
        4.3.6 光电化学分析第63-64页
        4.3.7 Au/Bi_(12)O_(17)Cl_2光催化活性机理探究第64-66页
    4.4 小结第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及其涂布膜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钛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