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因素作用下V形冲沟超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序言 | 第7页 |
| ·项目来源与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降雨入渗下边坡稳定研究 | 第9-10页 |
| ·水位涨落下边坡稳定研究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边坡分析方法 | 第14-26页 |
| ·岩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14-15页 |
| ·非饱和土的强度理论 | 第15-18页 |
| ·基质吸力 | 第15-17页 |
| ·有效应力 | 第17-18页 |
|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 ·极限平衡法 | 第18-20页 |
| ·有限元法 | 第20-21页 |
| ·FLAC 中的流固耦合方法 | 第21-24页 |
| ·FLAC 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第21页 |
| ·两相流渗流基本控制方程 | 第21-23页 |
| ·FLAC 命令和初始化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V 形冲沟超高路堤项目背景与分析 | 第26-37页 |
| ·项目背景 | 第26-28页 |
| ·项目概述 | 第26页 |
| ·项目特点 | 第26-27页 |
| ·水文地质特点 | 第27-28页 |
| ·库水位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 ·材料参数研究 | 第29-36页 |
| ·渗透系数 | 第29-33页 |
| ·强度参数 | 第33-35页 |
| ·参数取值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降雨入渗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58页 |
| ·流固耦合中的计算参数 | 第37-38页 |
| ·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38-44页 |
| ·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降雨入渗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57页 |
| ·计算模型 | 第44-46页 |
| ·降雨强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 ·降雨持时的影响 | 第49-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水位涨落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78页 |
| ·水位涨落下边坡稳定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 ·水位上升岸水的相互作用 | 第58-59页 |
| ·水位下降岸水的相互作用 | 第59-60页 |
| ·土压力与滑坡推力 | 第60-63页 |
| ·土压力的计算 | 第60页 |
| ·滑坡推力的计算 | 第60-63页 |
| ·水位涨落的影响 | 第63-71页 |
| ·计算模型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71页 |
| ·水位骤降的影响 | 第71-76页 |
| ·计算模型 | 第71-72页 |
| ·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 ·加固措施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