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公路隧道的发展 | 第8页 |
| ·小净距隧道适应性分析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合理净距 | 第10-11页 |
| ·围岩压力 | 第11-13页 |
| ·中夹岩加固 | 第13-15页 |
| ·爆破控制 | 第15-16页 |
| ·开挖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偏压小净距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 第19-63页 |
| ·主要内容与目的 | 第19页 |
|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计算程序功能介绍 | 第19-22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 MIDAS/GTS 软件介绍 | 第21页 |
| ·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21-22页 |
| ·艾坪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 ·隧道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 ·地层岩性 | 第23页 |
| ·地质构造 | 第23页 |
| ·水文条件 | 第2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 ·围岩力学模型 | 第23页 |
| ·地应力场模拟 | 第23-24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4页 |
| ·模型参数的选择 | 第24-25页 |
| ·模拟单元的选择 | 第25页 |
| ·有限元网格 | 第25页 |
| ·数值模拟分析流程 | 第25-26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62页 |
| ·先挖左洞对拉锚杆施加预应力 | 第26-37页 |
| ·先挖左洞对拉锚杆不施加预应力 | 第37-42页 |
| ·先挖右洞对拉锚杆施加预应力 | 第42-54页 |
| ·先挖右洞对拉锚杆不施加预应力 | 第54-59页 |
| ·各开挖、支护方法的比较及评述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三章 艾坪山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 第63-7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3页 |
| ·模型概况 | 第63-66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6-74页 |
| ·围岩力学效应分析 | 第66-72页 |
| ·支护力学效应分析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四章 小净距隧道的支护方式研究 | 第75-81页 |
| ·公路隧道支护概述 | 第75-79页 |
| ·完整硬质围岩 | 第76-77页 |
| ·稳定性一般的Ⅱ级和Ⅲ级硬质岩及稳定性较好的Ⅳ级围岩 | 第77-78页 |
| ·稳定性差的Ⅳ级、Ⅴ级围岩 | 第78-79页 |
| ·艾坪山隧道支护方式研究 | 第79-80页 |
| ·进口极小净距段支护方式 | 第79-80页 |
| ·一般小净距段支护方式 | 第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著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