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起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高中物理学情分析的界定 | 第14-15页 |
1.2.4 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学情分析的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1 建构主义 | 第19页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3 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4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一物理学情的调查与学情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2-36页 |
3.1 问卷程序设计 | 第22页 |
3.2 调查问卷问题设计说明 | 第22-24页 |
3.3 高一学生物理学情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3.3.1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状态维度分析 | 第24-26页 |
3.3.2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维度分析 | 第26-27页 |
3.3.3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风格维度分析 | 第27-28页 |
3.3.4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态度维度分析 | 第28页 |
3.3.5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维度分析 | 第28页 |
3.3.6 高一学生对物理教学的诉求 | 第28-29页 |
3.3.7 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察 | 第29-31页 |
3.4 学情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第四章 高一物理教师实际教学的学情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4.1 近五年学情分析的基本走势 | 第36-37页 |
4.2 关于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 | 第37-40页 |
4.3 利用访谈法了解一线物理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识 | 第40-42页 |
4.3.1 访谈法的实施过程 | 第40页 |
4.3.2 访谈内容介绍 | 第40-41页 |
4.3.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4 结合模型反观教师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4.4.1 课前学情分析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导致学情内容缺失 | 第42页 |
4.4.2 学情分析过程死板,忽略学情的动态性和多样性 | 第42-43页 |
4.4.3 对课后学情关注不足,运用学情分析结果意识淡薄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学情分析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 第44-47页 |
5.1 丰富学情分析内容与细化教学目标 | 第44-45页 |
5.2 关注学情动态,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 第45-46页 |
5.3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做好教学反思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启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