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学生视角的学校空间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4页
    一、研究缘起第11-13页
        (一) 被忽视的学校空间第11-12页
        (二) 学生视角的缺失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20页
        (一) 关于空间的研究第13-16页
        (二) 关于学校空间的研究第16-20页
    三、内涵界定第20-21页
        (一) 学生视角第20页
        (二) 学校空间第20-21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一) 研究思路第21-22页
        (二) 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一章 学校空间形式与功能的变迁第24-32页
    一、从无形到有形的学校空间第24-26页
    二、学校空间的标准化与多样化第26-30页
        (一) 学校空间的标准化第26-28页
        (二) 学校空间的多样化第28-30页
    三、学校空间的功能变迁第30-32页
        (一) 以实用功能为主第30页
        (二) 实用与审美功能并重第30-31页
        (三) 整体的育人功能第31-32页
第二章 学校空间的学生视角及存在问题第32-43页
    一、空间认知第32-33页
    二、空间感知第33-35页
        (一) 尺寸与尺度第33-34页
        (二) 区隔化与领地性第34-35页
    三、空间需求第35-40页
        (一) 安全性第36-37页
        (二) 舒适性第37-38页
        (三) 自由性第38-40页
    四、学校空间中的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一) 被设计的学校第41-42页
        (二) 权力与控制第42-43页
第三章 学校空间的维度与改善策略第43-58页
    一、学习与交往的维度第43-52页
        (一) 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第43-48页
        (二) 班级日常交往空间与非班级日常交往空间第48-50页
        (三) 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第50-52页
    二、改善学校空间的策略第52-58页
        (一)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规划整个学校空间第52-53页
        (二) 创建混合型空间以实现功能多元化第53-54页
        (三) 让学生深度参与学校空间的建设第54-58页
结语 筑就属于学生的学校空间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中西文化中寻找平衡点--对一所双语学校中的校会仪式研究
下一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身份认同的当代困境--以E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