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可能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以往研究回顾 | 第16-34页 |
·创业与创业者 | 第16-21页 |
·创业定义 | 第16-18页 |
·创业者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21页 |
·创业效能感研究回顾 | 第21-26页 |
·创业效能感的定义 | 第21-22页 |
·创业效能感的维度 | 第22-24页 |
·创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创业意愿研究回顾 | 第26-29页 |
·创业意愿的内涵剖析 | 第26-28页 |
·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个人背景研究回顾 | 第29-30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回顾 | 第30-31页 |
·已往研究的评价 | 第31-34页 |
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34-44页 |
·关键概念界定及说明 | 第34-37页 |
·创业概念界定 | 第34页 |
·创业者概念界定 | 第34-35页 |
·个人背景界定 | 第35页 |
·创业效能感概念界定 | 第35-36页 |
·创业意愿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个人背景、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说明 | 第37页 |
·理论模型建构 | 第37-38页 |
·研究假设提出 | 第38-44页 |
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44-50页 |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过程 | 第44-47页 |
·问卷设计的原则 | 第44-45页 |
·问卷设计的过程 | 第45-47页 |
·小规模访谈与问卷试测 | 第47页 |
·最终问卷形成与数据收集 | 第47-50页 |
5 统计分析 | 第50-66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 | 第50-51页 |
·信度检验 | 第50页 |
·效度检验 | 第50-51页 |
·创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 第51-56页 |
·创业效能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创业效能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2-55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5-56页 |
·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 | 第56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关系检验 | 第56-58页 |
·个人背景对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58-66页 |
·整体量表信度 | 第58页 |
·调节变量介绍 | 第58-59页 |
·调节效应分析 | 第59-66页 |
6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6-73页 |
·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内容结构讨论 | 第66-68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关系讨论 | 第68-69页 |
·个人背景调节效应的讨论 | 第69-73页 |
·性别的负向调节效应 | 第69-70页 |
·生源地的负向调节效应 | 第70页 |
·教育水平的负向调节效应 | 第70页 |
·教育专业不具有调节效应 | 第70-71页 |
·家族创业的负向调节效应 | 第71页 |
·创业培训的正向调节效应 | 第71-73页 |
7 研究建议、不足及展望 | 第73-78页 |
·研究建议 | 第73-76页 |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 第73-75页 |
·参与大学生创业过程 | 第75页 |
·创业支持平台 | 第75-76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6-78页 |
·研究不足 | 第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1:调查问卷 | 第83-86页 |
附录 2: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