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内科学论文--非龋性牙疾病论文

非线性激光超声用于早期牙微裂纹诊断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3.1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3.2 激光超声应用于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3.3 早期牙隐裂诊断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4 牙齿的形貌结构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5页
2 固体中的超声波激发机制及传播理论第15-24页
    2.1 激光在固体中激发超声的热弹机制第15-19页
        2.1.1 激光的吸收及其辐照效应第15-16页
        2.1.2 热弹机制下激光辐照材料的温度场分布第16-17页
        2.1.3 热弹机制下激发超声的线源模型第17-19页
    2.2 声表面波在牙齿中的传播特性第19-20页
    2.3 非线性超声基本理论第20-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非线性激光超声用于早期牙微裂纹检测的理论模型第24-38页
    3.1 牙齿中宽带超声波的激发及传播的理论模型第24-27页
        3.1.1 牙齿中宽带超声波的激发及传播的有限元模型第24-26页
        3.1.2 热传导及热结构耦合的有限元方程第26-27页
    3.2 网格与时间步长的选取第27-28页
    3.3 微裂纹接触刚度对宽带超声信号的影响第28-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非线性激光超声用于早期牙裂纹无损评估第38-49页
    4.1 不同调制频率对透射超声信号的影响第38-42页
    4.2 透射声表面波信号在含有微裂纹的牙齿中的传播特性第42-44页
    4.3 裂纹深度的评估第44-48页
        4.3.1 不同裂纹深度对时域信号的影响第44-45页
        4.3.2 不同裂纹深度对频域信号的影响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5.1 总结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合脉冲激光致单晶硅热力作用的数值计算
下一篇:基于混沌系统的光学图像加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