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的概述 | 第10-12页 |
(一) 身份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身份犯共犯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混合主体共同贪污定性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一) 无身份者能否成为贪污共犯 | 第12页 |
(二) 无身份者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共同正犯 | 第12-13页 |
(三) 不同身份的主体共同贪污如何定性 | 第13-14页 |
三、对混合主体共同贪污各类问题的分析 | 第14-23页 |
(一) 关于无分身份者是否成为贪污共犯的研究 | 第14-17页 |
1. 境外立法现状 | 第14页 |
2. 关于身份犯共犯的基础理论分歧 | 第14-15页 |
3. 关于无身份者成为贪污共犯之我见 | 第15-17页 |
(二) 关于无身份者是否可以成为贪污罪的共同正犯的探讨 | 第17-21页 |
1. 国外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2. 关于共同正犯的理论学说分歧 | 第18-19页 |
3. 关于无身份者可以成为贪污罪共同正犯的主张 | 第19-20页 |
4. 关于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实施贪污之我见 | 第20-21页 |
(三) 不同身份的主体共同贪污如何定性的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1. 学界观点 | 第21页 |
2. 各类学说之不足及我见 | 第21-23页 |
四、我国混合主体共同贪污定性的立法建议 | 第23-24页 |
(一) 总则应规定共犯与身份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 在总则中构建正犯和共同正犯规则 | 第24页 |
(三) 完善刑法分则及司法解释关于共同贪污的法律规定 | 第24页 |
结论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