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螺旋桨动力横拟的空气马达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1.1 螺旋桨动力模拟能力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1.2 空气马达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 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涡轮的气动优化方法及发展 | 第14-15页 |
1.2.2 转子动力学分析方法及发展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多级轴流涡轮性能评估 | 第18-34页 |
2.1 现有涡轮参数及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2.1.1 现有涡轮参数 | 第1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2.1.3 试验结果 | 第19-20页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网格的划分 | 第20-21页 |
2.2.2 计算设置 | 第21-22页 |
2.2.3 收敛标准 | 第22页 |
2.3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第22-24页 |
2.4 涡轮流场分析 | 第24-33页 |
2.4.1 一维流场分布 | 第26页 |
2.4.2 二维流场分布 | 第26-30页 |
2.4.3 三维流场分布 | 第30-33页 |
2.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叶型参数化及优化变量预研 | 第34-53页 |
3.1 叶型参数化方法 | 第34-38页 |
3.1.1 常用曲线 | 第34-35页 |
3.1.2 叶型参数化拟合 | 第35-38页 |
3.1.3 参数化叶型性能校核 | 第38页 |
3.2 安装角的变化对涡轮性能的影响 | 第38-43页 |
3.2.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40-41页 |
3.2.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41-43页 |
3.2.3 各级效率分析 | 第43页 |
3.3 进口角变化对涡轮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44-45页 |
3.3.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45-47页 |
3.3.3 各级效率分析 | 第47页 |
3.4 叶型曲线变化对涡轮性能的影响 | 第47-52页 |
3.4.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48-49页 |
3.4.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49-51页 |
3.4.3 各级效率分析 | 第5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多级轴流涡轮气动优化设计技术 | 第53-73页 |
4.1 优化方法基础 | 第53-56页 |
4.1.1 优化理论 | 第53-54页 |
4.1.2 优化流程 | 第54-55页 |
4.1.3 目标函数 | 第55-56页 |
4.2 安装角与叶型曲线联合优化结果 | 第56-60页 |
4.2.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57页 |
4.2.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57-59页 |
4.2.3 各级效率分析 | 第59-60页 |
4.3 进口角与叶型曲线联合优化结果 | 第60-64页 |
4.3.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61页 |
4.3.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61-63页 |
4.3.3 各级效率分析 | 第63-64页 |
4.4 优化结果与原型涡轮对比验证 | 第64-72页 |
4.4.1 一维流场分析 | 第65-66页 |
4.4.2 二维流场分析 | 第66-70页 |
4.4.3 三维流场分析 | 第70-72页 |
4.5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空气马达运转安全性评估 | 第73-90页 |
5.1 转子动力学分析基础 | 第73-74页 |
5.2 模态分析 | 第74-86页 |
5.2.1 计算设置 | 第74-78页 |
5.2.2 负载一状态下的模态分析 | 第78-82页 |
5.2.3 负载二状态下的模态分析 | 第82-86页 |
5.3 稳态响应分析 | 第86-89页 |
5.4 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90-92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总结 | 第90-91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