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二、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三、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 (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历史概述 | 第14-15页 |
| 1.课外活动阶段(1981—1992 年) | 第14-15页 |
| 2.活动课程阶段(1992—2001 年) | 第15页 |
| 3.综合实践活动阶段(2001 年—至今) | 第15页 |
| (二)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 2.实证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四、《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的有关规定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潍坊高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8-27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二、调查问卷 | 第18-19页 |
| 三、调查分析 | 第19-27页 |
| (一)校长、教师和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同度 | 第19-20页 |
| 1.校长对该课程的认识 | 第19页 |
| 2.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 | 第19页 |
| 3.家长对该课程的态度 | 第19-20页 |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 | 第20-25页 |
| 1.课程的规划与管理 | 第20页 |
| 2.师资配备与培训 | 第20-21页 |
| 3.课程开设年级与开设方式 | 第21-23页 |
| 4.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 第23页 |
| 5.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23-25页 |
| 6.对学生的评价 | 第25页 |
| (三)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 | 第25-27页 |
| 1.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及自身的变化 | 第25-26页 |
| 2.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26页 |
| 3.学校的变化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1页 |
| 一、学校对课程存在价值认识不足 | 第27-28页 |
| 二、教师负担重、学科素养不高 | 第28-29页 |
| 三、课程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严重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对策 | 第31-36页 |
| 一、提高课程认识,加强课程管理 | 第31-32页 |
|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第32-33页 |
| 三、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确保课程顺利开展 | 第33-34页 |
| 四、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附录 | 第38-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