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花鸟画中的水墨之风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元代绘画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水墨之风的兴起及成因 | 第16-43页 |
·水墨之风兴起的现象 | 第16-29页 |
·水墨之风兴起的时代背景 | 第16-20页 |
·两宋至元花鸟画水墨形态的转变 | 第20-29页 |
·“水墨之风”盛行的原因 | 第29-43页 |
·赵孟頫的“贵古”思想与水墨之风 | 第29-33页 |
·水墨中的隐逸思想 | 第33-35页 |
·老庄思想与水墨 | 第35-40页 |
·元代绘画材料的改变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元代水墨花鸟的形成及演变 | 第43-69页 |
·院体花鸟画的衰败 | 第43-46页 |
·“墨花墨禽”艺术样式的形成 | 第46-54页 |
·“墨花墨禽”笔墨形式的变革 | 第47-51页 |
·“墨花墨禽”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51-54页 |
·“梅、兰、竹”君子画的盛行 | 第54-69页 |
·传承有序的“墨竹”兴盛 | 第55-63页 |
·元代“墨梅、墨兰”的流行 | 第63-69页 |
第四章 元代水墨花鸟画的艺术精神与思想内涵 | 第69-83页 |
·元代画家对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69-70页 |
·元代水墨花鸟画之“意象性”探析 | 第70-75页 |
·元代水墨精神的实质表现 | 第75-80页 |
·元人追求“画品”的精神境界 | 第80-83页 |
第五章 元代水墨花鸟的审美意向及情感趣味 | 第83-102页 |
·从“状物精微”到“逸笔草草”审美情趣的转变 | 第83-86页 |
·对“意趣”的表现与“逸趣”的追求 | 第86-92页 |
·“书画同源”审美体系的构建 | 第92-96页 |
·元代水墨花鸟画中“诗”与“画”的融合 | 第96-102页 |
第六章 元代花鸟画承上启下的影响及意义 | 第102-115页 |
·对宋代花鸟画的继承与改革 | 第103-105页 |
·对明清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 第105-109页 |
·元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启示 | 第109-11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4-125页 |
毕业创作及获奖作品 | 第125-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