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历史及其一般阐述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发展渊源 | 第11-15页 |
一 和平运动 | 第11-13页 |
二 生态运动 | 第13-14页 |
三 新技术运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科学家社会责任一般阐述 | 第15-20页 |
一 “责任”的范围与目的选择 | 第15-16页 |
二 “科学家”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 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影响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因素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内在因素的影响 | 第20-24页 |
一 科学家局限性的认识能力 | 第20-22页 |
二 科学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外在因素影响 | 第24-27页 |
一 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二 功利主义的压力 | 第25-26页 |
三 “科学价值中性论”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及其行为选择 | 第27-33页 |
第一节 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 | 第27-30页 |
一 价值理念的内在依据 | 第27-29页 |
二 社会规范的外在依据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应具备的行为选择 | 第30-33页 |
一 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 | 第30-31页 |
二 正确预见和评价科技成果 | 第31-32页 |
三 为科技成果的善用而努力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践行机制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深化对科学家的伦理道德教育 | 第33-35页 |
一 积极献身科学造福于人类 | 第33-34页 |
二 保持公正与公平的社会正义感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35-38页 |
一 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 | 第35-36页 |
二 公平合理的经济环境 | 第36-37页 |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环境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加强完善监督管理与科技立法 | 第38-42页 |
一 建立和完善科研道德行为管理机构 | 第38-40页 |
二 加强科学家科研行为的立法工作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