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子用挤压式压电喷头的墨滴喷射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印制电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印制电子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印制电子的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印制电子喷墨打印技术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 ·喷墨打印技术 | 第13-14页 |
| ·喷墨打印技术原理 | 第14-15页 |
| ·喷墨打印技术在印制电子中的地位 | 第15页 |
| ·喷墨打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喷墨打印基本原理 | 第20-30页 |
| ·喷液技术种类 | 第20-25页 |
| ·连续式喷墨技术 | 第20-21页 |
| ·脉动式喷墨技术 | 第21-25页 |
| ·压电式喷头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 ·压电效应 | 第25页 |
| ·压电材料 | 第25-26页 |
| ·挤压式压电喷头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喷液现象 | 第27-29页 |
| ·液滴生产 | 第27-28页 |
| ·主液滴分离 | 第28页 |
| ·卫星液滴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压电喷头液滴形态模拟的数值理论 | 第30-40页 |
| ·压电喷头外形及参数设定 | 第30-31页 |
| ·压电喷头的液滴喷射的数学理论 | 第31-33页 |
| ·系统简化和假设 | 第31页 |
| ·流体质量守恒 | 第31页 |
| ·流体动量守恒 | 第31页 |
| ·气液两相处理 | 第31-32页 |
| ·表面张力的处理 | 第32-33页 |
| ·湍流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 ·湍流流动的特征 | 第33页 |
|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3页 |
| ·湍流的基本方程 | 第33-35页 |
| ·标准κ-ε模型 | 第35-36页 |
| ·喷口的速度 | 第36-37页 |
| ·墨滴的着落过程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圆锥形压电喷头的墨滴喷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0-58页 |
| ·GAMBIT和FLUENT软件介绍 | 第40-41页 |
| ·GAMBIT软件介绍 | 第40页 |
| ·FLUENT软件介绍 | 第40-41页 |
| ·圆锥形挤压管式压电喷头二维建模 | 第41-44页 |
| ·压电喷头的几何参数 | 第41页 |
| ·网格划分形式与疏密程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压电喷头的有限元模型 | 第43-44页 |
| ·工作条件对压电喷头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44-49页 |
| ·进口压力对喷口喷出速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 ·墨水粘度对喷口喷出速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喷头尺寸参数对压电喷头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49-56页 |
| ·喷口直径与喷口喷出速度的关系 | 第49-51页 |
| ·进墨口直径与喷口喷出速度的关系 | 第51-54页 |
| ·喷头长度与喷口喷出速度的关系 | 第54-56页 |
| ·满足速度要求的喷口尺寸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圆墩形压电喷头的墨滴喷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70页 |
|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58-59页 |
| ·圆墩形压电喷头的几何参数 | 第58-59页 |
| ·网格划分 | 第59页 |
| ·改变工作条件观察圆墩形压电喷头喷射过程 | 第59-62页 |
| ·进口压力对喷口喷出速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墨水粘度对喷口喷出速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改变圆墩形喷头尺寸参数观察喷头喷射过程 | 第62-68页 |
| ·喷口直径对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62-64页 |
| ·进墨口直径对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喷头长度对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65-68页 |
| ·圆锥形压电喷头和圆墩形压电喷头喷射性能的比较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