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气机高原适应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高原环境下内燃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高原环境下压气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原条件下压气机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25页 |
·工质物性 | 第15-17页 |
·三维粘性流动数值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控制方程及离散方法 | 第17-20页 |
·湍流模型 | 第20-21页 |
·离心压气机全三维粘性流动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网格的生成 | 第21-22页 |
·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动静叶干涉面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计算结果收敛性判断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不同进口条件对压气机流量特性的影响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不同进口条件对压气机流量特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进口温度对压气机流量特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进口压力对压气机流量特性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进口条件下的雷诺数对压气机流量特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压气机的仿真计算 | 第27-36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单叶轮的仿真计算 | 第28-30页 |
·压气机整机性能对比 | 第30-31页 |
·压气机内部流动分析 | 第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高原条件下压气机通用特性的研究 | 第37-48页 |
·引言 | 第37页 |
·压气机通用特性介绍 | 第37-38页 |
·高原条件下压气机的通用特性概述 | 第38-39页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47页 |
·单叶轮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整机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压气机内部流动分析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压气机高原适应性设计 | 第48-67页 |
·引言 | 第48页 |
·高原条件下离心压气机设计条件和要求 | 第48-49页 |
·离心压气机叶轮的设计 | 第49-52页 |
·设计方案及准则 | 第49页 |
·最佳方案的确定 | 第49-50页 |
·压气机叶轮三维几何设计 | 第50-52页 |
·压气机蜗壳的设计 | 第52-56页 |
·蜗壳流道的设计 | 第52-54页 |
·进气回流装置的设计 | 第54-55页 |
·带进气回流装置的仿真计算 | 第55-56页 |
·新设计压气机整体性能仿真 | 第56-60页 |
·内部流场分析 | 第60-65页 |
·新机与原机高原情况下流场的对比 | 第60-62页 |
·进气回流装置对压气机的影响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