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概述 | 第11-17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发展历程 | 第11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基本结构 | 第11-12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概述 | 第17-20页 |
| ·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概述 | 第17-18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特性分析 | 第21-31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分析 | 第22-25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直流扫气过程缸内气流的组织形式 | 第25-28页 |
| ·进气涡流 | 第25-27页 |
| ·滚流和斜轴涡流 | 第27-28页 |
| ·湍流 | 第28页 |
| ·换气过程的评价指标 | 第28-30页 |
| ·换气品质的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 ·气流运动的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55页 |
| ·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42页 |
|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模型的等效处理 | 第31-33页 |
| ·缸内工作过程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33-40页 |
| ·一维 GT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2-50页 |
| ·换气过程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2-47页 |
| ·CFD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 ·模型的校核及验证 | 第50-53页 |
| ·活塞运动规律及压缩比的校核 | 第50页 |
| ·韦伯燃烧模型的校核 | 第50-52页 |
| ·换气模型的校核 | 第52-53页 |
| ·仿真模型与试验的误差分析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特性研究 | 第55-74页 |
| ·气口高度、宽度比对换气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55-60页 |
| ·扫气口倾角对换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60-68页 |
| ·扫气口仰角对换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68-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试验研究 | 第74-86页 |
| ·扫气效率的测试方法 | 第74-82页 |
| ·示踪气体法原理 | 第74-76页 |
| ·试验装置 | 第76-80页 |
| ·换气品质参数的测定 | 第80-82页 |
| ·测试工况 | 第8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2-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结论 | 第86-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 创新点 | 第87-88页 |
| 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