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应用需求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项目依托 | 第11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本课题涉及的主流技术 | 第12-13页 |
·本课题相关产品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本人在课题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介绍 | 第18-26页 |
·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18-21页 |
·关键开发软件的研究 | 第21-25页 |
·Tivoli软件 | 第22-24页 |
·Sm@rtFrame5.0软件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设计 | 第26-38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系统的监控指标设计 | 第29-32页 |
·系统的技术标准设计 | 第32-33页 |
·系统的逻辑架构设计 | 第33-35页 |
·系统的数据流向和总体架构设计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8-74页 |
·系统的模块设计流程图 | 第38页 |
·模块设计的过程图 | 第38-39页 |
·数据自动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1页 |
·系统安装的主机环境设计 | 第40-41页 |
·连接存储的主机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5页 |
·NAS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7页 |
·SVM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49页 |
·存储阵列信息的采集设计与实现 | 第49-50页 |
·CFstatus(集群状态)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页 |
·数据库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1页 |
·其他类型设备信息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页 |
·数据集中处理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63页 |
·集中告警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6页 |
·集中性能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57页 |
·空间申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3页 |
·数据集中展现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73页 |
·导航栏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71页 |
·单点登录设计与实现 | 第71-72页 |
·新增监控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 第74-82页 |
·本课题的基础环境 | 第74-75页 |
·本课题系统的使用物理设备 | 第75-76页 |
·相关软件的部署过程 | 第76-77页 |
·Tivoli的OMNIBUS部署 | 第76页 |
·ITM以及ISM的部署 | 第76-77页 |
·webtop2.2的部署 | 第77页 |
·TPC的部署 | 第77页 |
·Sm@rtFrame5.0以及Tomcat的部署 | 第77页 |
·重要功能测试的测试 | 第77-79页 |
·存储整列监控管理的测试 | 第77-78页 |
·光纤交换机存储监控管理的测试 | 第78-79页 |
·被管理的主机监控管理的测试 | 第79页 |
·实际环境运行状态 | 第79-81页 |
·存储监控管理子系统的登陆 | 第79-80页 |
·存储监控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80页 |
·存储空间申请管理子系统的登陆 | 第80页 |
·存储空间申请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2页 |
·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 第82-8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