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 | 第12-34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2-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三、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 | 第30页 |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0-32页 |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32-34页 |
第一章 学术权力腐败:制度笼子的“可能”与“不能”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学术权力腐败 | 第34-41页 |
一、学术权力腐败界定 | 第34-37页 |
二、学术权力腐败的表现及危害 | 第37-39页 |
三、学术权力腐败归因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学术权力规制的“可能之处”与“不能之处” | 第41-46页 |
一、学术权力规制 | 第41-42页 |
二、学术权力规制的“可能之处” | 第42-43页 |
三、学术权力规制的“不能之处” | 第43-46页 |
第二章 高校廉洁文化:学术权力规制的文化视角 | 第46-64页 |
第一节 高校廉洁文化要义 | 第46-51页 |
一、对文化的理解 | 第46-47页 |
二、高校廉洁文化的内涵 | 第47-50页 |
三、高校廉洁文化的特征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高校廉洁文化与学术权力规制的内在耦合 | 第51-64页 |
一、高校廉洁文化基于学术权力规制的柔性作用 | 第52-58页 |
二、高校廉洁文化与学术权力规制的共轭关系 | 第58-60页 |
三、高校廉洁文化基于学术权力规制的价值意义 | 第60-64页 |
第三章 基于学术权力规制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考察 | 第64-86页 |
第一节 基于学术权力规制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照观 | 第64-75页 |
一、质化研究 | 第64-65页 |
二、案例研究 | 第65-68页 |
三、问题透视 | 第68-75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86页 |
一、学术价值追求的迷失 | 第75-78页 |
二、高校转型发展的偏失 | 第78-80页 |
三、消极腐败文化的侵扰 | 第80-83页 |
四、制度迷信与制度蔑视 | 第83-86页 |
第四章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 | 第86-100页 |
第一节 促进学术权力规制的内容导引 | 第86-89页 |
一、廉洁自律 | 第86-87页 |
二、诚信守法 | 第87页 |
三、公正无私 | 第87-88页 |
四、严谨规范 | 第88-89页 |
第二节 影响学术权力规制的形式表现 | 第89-95页 |
一、价值追求 | 第89-90页 |
二、制度要求 | 第90-92页 |
三、行为诉求 | 第92-94页 |
四、符号载体 | 第94-95页 |
第三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主客体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 | 第95-100页 |
一、主体与客体 | 第95-96页 |
二、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 | 第96-100页 |
第五章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第100-128页 |
第一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100-105页 |
一、学术人员应然的存在方式 | 第100-102页 |
二、大学的传统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 第105-113页 |
一、文化濡化 | 第105-108页 |
二、文化涵化 | 第108-111页 |
三、文化自觉 | 第111-113页 |
第三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113-120页 |
一、坚持自我完善 | 第114-116页 |
二、加强制度建设 | 第116-118页 |
三、融入大学文化建设 | 第118-120页 |
第四节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支撑保障 | 第120-128页 |
一、学术权力内部的制约与监督 | 第120-122页 |
二、学术权利的维护与保障 | 第122-123页 |
三、保持校园清风正气 | 第123-128页 |
结语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附录 | 第142-152页 |
后记 | 第152-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