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工业遗产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工业遗产的相关理论 | 第9页 |
·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工业遗产理论的研究 | 第11页 |
·工业遗产实际规划的研究 | 第11-12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3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整理与分析 | 第13-46页 |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意义及目的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景德镇陶瓷由手工业向工业化的转型 | 第17-30页 |
·手工业与工业化的界定 | 第17-20页 |
·陶瓷手工业的发展、解体与工业化的进程 | 第20-24页 |
·陶瓷手工业向工业化转型困境 | 第24页 |
·陶瓷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分析 | 第24-29页 |
·陶瓷由手工业向工业化转变遗留的问题 | 第29-30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概况 | 第30-36页 |
·景德镇市的介绍 | 第30-31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现状 | 第31-36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构成与特征 | 第36-45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保护情况 | 第36-39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构成 | 第39-40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特征分析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案例 | 第46-59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的概述 | 第46-49页 |
·红旗瓷厂的概述 | 第46-48页 |
·人民瓷厂的概述 | 第48页 |
·宇宙瓷厂的概述 | 第48-49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的保护 | 第49-54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49-50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清单 | 第50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保护的目的 | 第50-52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保护的原则 | 第52页 |
·红旗、人民、宇宙瓷厂工业遗产保护的模式体系 | 第52-54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几点思考 | 第54-58页 |
·明末景德镇民窑的资本主义萌芽 | 第54-55页 |
·“过手七十二”的议论 | 第55-56页 |
·“十大瓷厂”改制问题 | 第56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化进程的引进与消化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对策 | 第59-64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与更新方法 | 第59-62页 |
·景德镇陶瓷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原则 | 第59-61页 |
·陶瓷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 第61-62页 |
·采取多种模式的再利用 | 第62-63页 |
·陶瓷博物馆展览的模式 | 第62页 |
·陶瓷旅游景点的模式 | 第62页 |
·陶瓷文化创意模式 | 第62-63页 |
·景观公园的形式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