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V620型柴油机振动测试和仿真及各激励力的振动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内燃机振动产生的机理 | 第9-13页 |
| ·燃烧所引起振动的产生机理 | 第10-12页 |
| ·机械振动产生机理 | 第12-13页 |
| ·流体动力振动产生机理 | 第13页 |
| ·国内外内燃机振动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振动仿真研究的发展 | 第13页 |
| ·振动测试研究的发展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内燃机结构动力学模型建立与修正 | 第16-37页 |
| ·内燃机结构模态测试分析 | 第16-29页 |
| ·模态测试理论 | 第16-18页 |
| ·实验目的及内容 | 第18-19页 |
| ·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 | 第19-2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3-29页 |
| ·内燃机结构模态有限元分析 | 第29-34页 |
|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 第29-32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 ·有限元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 第34-35页 |
|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34-35页 |
| ·误差分析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3章 内燃机振动测试及数据分析 | 第37-46页 |
| ·测试目的及内容 | 第37页 |
| ·测试目的 | 第37页 |
| ·测试内容 | 第37页 |
| ·实验方案及步骤 | 第37-39页 |
| ·实验设备 | 第37页 |
| ·测点布置 | 第37-38页 |
| ·实验测试步骤 | 第38-39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内燃机整机有限元频域仿真计算分析 | 第46-73页 |
| ·频域分析理论基础 | 第46-49页 |
| ·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理论 | 第46-47页 |
| ·时频转换分析 | 第47-49页 |
| ·振源选择及计算 | 第49-56页 |
| ·缸内气体压力 | 第49-50页 |
| ·轴承受力 | 第50-54页 |
| ·活塞侧推力 | 第54页 |
| ·气阀落座力 | 第54-56页 |
| ·激励加载 | 第56-60页 |
| ·缸内压力施加 | 第56-57页 |
| ·主轴承力施加 | 第57-59页 |
| ·活塞侧推力施加 | 第59页 |
| ·气阀落座力施加 | 第59-60页 |
| ·边界条件施加 | 第60-61页 |
| ·频域分析结果分析 | 第61-71页 |
| ·误差分析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5章 不同激励源的振动分析及评价 | 第73-98页 |
| ·燃烧产生的振动 | 第73-79页 |
| ·配气机构振动 | 第79-86页 |
| ·活塞侧推力引起的振动 | 第86-93页 |
| ·各激励力振动贡献分析 | 第93-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结论 | 第98-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