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立论依据 | 第7-11页 |
·选题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本论题的重要观点、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巩乃斯蒙古族概况 | 第13-19页 |
·巩乃斯蒙古族地理环境 | 第13页 |
·巩乃斯蒙古族的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文化教育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当地居民生产方式及生活状况 | 第16-19页 |
3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行为的田野考察 | 第19-27页 |
·长调民歌传承人调查 | 第19-22页 |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传承人简介 | 第21-22页 |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 第22-25页 |
·家族式传承 | 第22-23页 |
·通过师徒授受的传承 | 第23-24页 |
·其它社会民俗活动的传承 | 第24-25页 |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分类的特点 | 第25-27页 |
·内容方面 | 第25-26页 |
·应用方式方面 | 第26-27页 |
4 不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特点 | 第27-38页 |
·口传的特点 | 第27-28页 |
·歌词特点 | 第28-31页 |
·音乐特点 | 第31-34页 |
·演唱的变化—“同化”特点 | 第34-38页 |
5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 第38-45页 |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现状 | 第38页 |
·目前影响巩乃斯蒙古族长调发展的内外因素 | 第38-39页 |
·巩乃斯蒙古族长调未来发展的对策 | 第39-45页 |
·将学校教育和长调培训班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 | 第39-40页 |
·重视以蒙古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 第40-41页 |
·文艺团体加强对当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 第41页 |
·创新是趋势 | 第41-43页 |
·重视“口传心授”的传承关系 | 第43页 |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以“游”养“艺”,以“艺”带“游”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