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富油凹陷断裂与剥蚀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认识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1页 |
·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 | 第14-16页 |
·区域地层特征及其对比 | 第16-21页 |
·孔店组 | 第18页 |
·沙河街组 | 第18-20页 |
·东营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断裂分级及组合样式 | 第21-36页 |
·断裂分级 | 第21-27页 |
·一级断裂 | 第21-24页 |
·二级断裂 | 第24-27页 |
·三级断裂 | 第27页 |
·四级断裂 | 第27页 |
·断裂分布 | 第27-31页 |
·新生界底断裂分布 | 第27-29页 |
·沙一底断裂分布 | 第29-30页 |
·新近系底断裂分布 | 第30-31页 |
·断裂组合样式 | 第31-36页 |
·平面组合形态 | 第31-33页 |
·剖面组合形态 | 第33-36页 |
第四章 不整合类型及分布 | 第36-48页 |
·不整合的类型 | 第36-38页 |
·不整合的分布 | 第38-48页 |
·新生界底不整合面 | 第38页 |
·沙四底不整合面 | 第38-40页 |
·沙三底界及内部不整合面 | 第40-43页 |
·沙一底不整合面 | 第43-46页 |
·新近系底不整合面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剥蚀量计算 | 第48-66页 |
·剥蚀量恢复方法概述 | 第48页 |
·声波时差法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 第48-51页 |
·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具体的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沙四末期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51-54页 |
·沙三末期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54页 |
·沙二末期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54-58页 |
·沙一末期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58-59页 |
·东营末期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59-61页 |
·冀中富油凹陷剥蚀量分布特征 | 第61-64页 |
·断裂活动对剥蚀量分布的影响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