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论文框架 | 第11页 |
|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现状与困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 ·职业倦怠概念界定及其表现 | 第13-16页 |
| ·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 第14-16页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 第16-18页 |
| 第3章 成因与根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 第18-26页 |
| ·社会根源 | 第18-20页 |
|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18-19页 |
| ·社会、学校和家长过高的期待 | 第19-20页 |
| ·学科发展的困境 | 第20-23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的学科地位未得到认可 | 第20-2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学科价值未得到应有的肯定 | 第21-23页 |
| ·教师自身发展的困惑 | 第23-26页 |
| ·专业使命感淡漠 | 第23页 |
| ·专业知识不够完备 | 第23-24页 |
| ·科研能力薄弱 | 第24-26页 |
| 第4章 对策与路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路径 | 第26-36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发展 | 第26-30页 |
| ·树立专业信念,积累专业知识 | 第26-27页 |
| ·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科研能力 | 第27-29页 |
| ·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职业人格 | 第29-30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 | 第30-32页 |
| ·正确判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 第30-31页 |
| ·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 第31-3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 | 第32-36页 |
| ·加强理解与支持,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 | 第32-34页 |
| ·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