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 第19-25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社会福利学说 | 第2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特征 | 第22-23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主体特征 | 第22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特征 | 第22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目标特征 | 第22-23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成果特征 | 第23页 |
·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23页 |
·缺乏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 第23-24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5页 |
·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 第25-27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5页 |
·沃尔评分法 | 第25-26页 |
·平衡记分卡法 | 第26页 |
·数据包络线法 | 第26-27页 |
·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7-28页 |
·全面性与精简性相结合 | 第27-28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28页 |
·可比性与独特性相结合 | 第28页 |
·不断完善原则 | 第28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8-35页 |
·投入指标 | 第30-32页 |
·产出指标 | 第32-35页 |
第4章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第35-48页 |
·DEA模型 | 第35-37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7-48页 |
·指标选取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主要创新 | 第48-49页 |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