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设备管理策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设备管理概述 | 第8-9页 |
| ·设备管理国外研究成果 | 第9-13页 |
| ·前苏联计划预修制 | 第9页 |
| ·美国后勤工程学 | 第9-10页 |
| ·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 | 第10-12页 |
| ·TPM 理论 | 第12-13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设备基础管理 | 第16-27页 |
| ·设备资产管理 | 第16-21页 |
| ·设备分类和编号 | 第16-17页 |
| ·重点设备管理 | 第17-18页 |
|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 | 第18-21页 |
| ·设备资产动态管理 | 第21页 |
| ·设备工作运行管理 | 第21-24页 |
| ·设备巡检制度 | 第22页 |
| ·设备测试制度 | 第22-23页 |
| ·设备润滑制度 | 第23-24页 |
| ·设备维修制度 | 第24页 |
| ·设备运行指标管理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设备维修管理 | 第27-44页 |
| ·设备可靠性理论 | 第27-33页 |
| ·设备可靠性概念和特征量 | 第27-29页 |
| ·设备维修性概念和特征量 | 第29-31页 |
| ·系统可靠性 | 第31-33页 |
| ·设备状态监测 | 第33-36页 |
| ·状态监测的目的和价值 | 第33-34页 |
| ·状态监测分类 | 第34页 |
| ·状态监测技术 | 第34-36页 |
| ·设备诊断分析 | 第36-40页 |
| ·鱼骨分析 | 第36-37页 |
| ·故障树分析 | 第37-38页 |
| ·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A) | 第38-40页 |
| ·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管理 | 第40-44页 |
| ·RCM 定义 | 第40页 |
| ·故障后果的评价 | 第40-41页 |
| ·RCM 对于故障特性的研究 | 第41-42页 |
| ·RCM 对于潜在性故障和功能性故障的研究 | 第42页 |
| ·RCM 维修策略 | 第42-43页 |
| ·RCM 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设备备件管理 | 第44-56页 |
| ·备件管理概述及备件分类 | 第44-45页 |
| ·备件管理概述 | 第44页 |
| ·备件 ABC 分类 | 第44-45页 |
| ·备件技术管理 | 第45-48页 |
| ·备件消耗定额确定 | 第46页 |
| ·备件储备定额确定 | 第46-47页 |
| ·备件订货方式 | 第47-48页 |
| ·备件计划管理 | 第48-50页 |
| ·备件库存管理 | 第50-53页 |
| ·备件储备形式及仓库的设立 | 第50页 |
| ·备件出入库及库存管理 | 第50-52页 |
| ·备件回收与修复 | 第52页 |
| ·备件自制与国产化 | 第52-53页 |
| ·备件经济管理 | 第53-56页 |
| ·备件储备资金的来源和占用范围 | 第53页 |
| ·备件资金的核算 | 第53-54页 |
| ·备件经济管理的指标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