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6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20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2-18页 |
·论文研究问题提出 | 第18-20页 |
·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业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服务产品问题 | 第22-23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地位问题 | 第23-25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从业人员与企业经营问题 | 第25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管理问题 | 第25-27页 |
·论文研究范围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2页 |
·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第27-29页 |
·论文逻辑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32-33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基于增值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基本理论综述 | 第36-56页 |
·利益相关者及项目价值增值理论 | 第36-42页 |
·项目成功标准的动态演变 | 第36-39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项目价值概念分析 | 第39-40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项目价值提升路径 | 第40-42页 |
·基于项目增值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 第42-56页 |
·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分析 | 第43-45页 |
·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集成化演进——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 第45-51页 |
·集成项目管理环境下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拓展 | 第51-56页 |
第三章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 第56-92页 |
·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 第56-64页 |
·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内容 | 第56-60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第60-63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管理机制 | 第63-64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形态分析 | 第64-82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回顾 | 第64-67页 |
·中国内地工程造价专业人士发展现状 | 第67-71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环境与业务形态现状 | 第71-80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管理现状 | 第80-82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战略发展SWOT 分析 | 第82-87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外部环境的机遇分析 | 第82-83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外部环境的威胁分析 | 第83-84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内部环境的优势分析 | 第84-86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内部环境的劣势分析 | 第86-87页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 第87-92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服务产品创新目标 | 第89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 第89-90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规范管理目标 | 第90-92页 |
第四章 基于增值的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服务产品创新战略 | 第92-131页 |
·基于活动维度的增值过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产品 | 第93-102页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理论基础 | 第93-95页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范围、方法和程序 | 第95-102页 |
·基于时间维度的增值过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产品 | 第102-116页 |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咨询理论基础 | 第102-108页 |
·全生命周期成本咨询服务方法与程序 | 第108-114页 |
·决策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咨询支撑机制 | 第114-116页 |
·基于系统维度的增值过程——建设项目价值管理咨询服务产品 | 第116-124页 |
·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均衡方法与程序 | 第117-121页 |
·建设项目价值管理咨询支撑机制 | 第121-124页 |
·工程造价咨询业增值衍生服务产品——替代性纠纷解决服务 | 第124-131页 |
第五章 基于增值的咨询产品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 第131-154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战略类型 | 第131-133页 |
·典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133-142页 |
·典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主要业务范围 | 第133-137页 |
·典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组织架构设计 | 第137-139页 |
·典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业务运作模式 | 第139-142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第142-150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 | 第142-144页 |
·基于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第144-147页 |
·基于灰色模糊关系的经营发展战略与核心能力匹配评价 | 第147-150页 |
·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造价企业发展战略平台构建 | 第150-154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层面的平台构建 | 第151-152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项目层面的平台构建 | 第152-154页 |
第六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行业创新管理战略 | 第154-168页 |
·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管理思路演变 | 第154-156页 |
·基于企业声誉的工程造价咨询业企业自律管理机制 | 第156-161页 |
·声誉机制激励作用分析 | 第156-158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 第158-159页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声誉机制建立对策 | 第159-161页 |
·基于人力资本专有性的造价咨询从业人员自律管理机制 | 第161-168页 |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提出 | 第162页 |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人力资本性增强途径 | 第162-165页 |
·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自律管理对策 | 第165-1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8-170页 |
·论文研究结论 | 第168-169页 |
·论文研究展望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
附录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