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一、引言第10-16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 本人对此研究课题有着浓厚兴趣第10页
  2.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第10页
  3.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鲜明第10-11页
  4. 国内关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不全面第11页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页
   (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 相关概念解析第12-13页
  1. 职业技术教育第12页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12页
  3. 有关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12-13页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 国内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现状第13-14页
   (1) 专著方面第13-14页
   (2) 期刊论文方面第14页
  2. 国外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 相关著作第14-15页
   (2) 相关期刊论文第15页
 (五)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文献分析法第15页
  2. 历史研究法第15-16页
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回顾第16-21页
 (一)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背景第16页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第16-21页
  1. 殖民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59年以前)第17页
  2. 独立后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59年以后至今)第17-21页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1960年至1969年)第17-18页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1970年至1989年)第18-19页
   (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完善(1990年至今)第19-21页
三、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剖析第21-32页
 (一)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及管理体制第21-22页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第21-22页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第22页
 (二)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及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第22-26页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渠道第22-23页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第23-26页
   (1) 质量方针第23页
   (2) 质量目标第23-24页
   (3) 质量体系第24-26页
    1) 管理机构第24页
    2) 人才培养机构第24-25页
    3) 中介机构第25页
    4)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25-26页
 (三)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准入及专业发展第26-28页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选拔第26-27页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第27-28页
  3.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考核第28页
 (四)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及模式第28-32页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第28页
  2.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第28-30页
   1)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第28-29页
   2) 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第29-30页
  3. 教学活动设计第30-32页
四、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解读第32-36页
 (一) 善于借鉴,巧妙创新第32-33页
 (二) 体系健全,普职衔接第33页
 (三) 经济主导,高职迎合第33-34页
 (四) 师资组建,国际领先第34页
 (五) 学生为本,教学为辅第34-36页
五、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第36-38页
 (一) 借鉴别国经验应结合本国国情,不应照本宣科第36页
 (二) 建立高职体系,加强高职与普高之间的沟通和衔接第36页
 (三) 高职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第36-37页
 (四) 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保证高职健康发展第37页
 (五) 发展以学生为主的高职教育, 关注学生成长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下一篇:广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校社会助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