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7-51页 |
第一节 一般配合力 | 第17-21页 |
1.一般配合力概念提出及应用 | 第17页 |
2.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 | 第17-20页 |
·水稻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 第18-19页 |
·玉米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 第19-20页 |
3.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21-42页 |
1.杂种优势的发现与概念提出 | 第21-23页 |
2.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3-42页 |
·控制杂种优势QTL遗传位点的作图分析 | 第23-27页 |
·控制杂种优势的基因克隆 | 第27-30页 |
·基因组多样性与杂种优势 | 第30-35页 |
·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 | 第35-39页 |
·表观修饰及小RNA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等位基因特异表达(Allelic specific expression) | 第42-50页 |
1.基因的等位特异性表达现象 | 第42-43页 |
2.单等位表达基因及其不同种类 | 第43-44页 |
3.等位特异表达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44-47页 |
·X-染色体失活 | 第44-46页 |
·基因组印记(Genome imprinting) | 第46页 |
·随机单等位表达基因 | 第46-47页 |
4.植物等位特异表达研究 | 第47-48页 |
5.高通量研究技术与全基因组等位特异表达分析 | 第48-50页 |
·高通量研究技术在动物等位特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高通量研究技术在植物等位特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50-51页 |
第二章 水稻骨干亲本(elite parent)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 第51-6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遗传连锁图构建与一般配合力遗传作图分析 | 第5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骨干亲本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一般配合力研究 | 第53-56页 |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初步分析 | 第56-59页 |
3.讨论 | 第59-61页 |
·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基础 | 第59-60页 |
·一般配合力遗传作图及主效基因分离克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60-61页 |
·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对育种的指导作用 | 第61页 |
第三章 水稻一般配合力分子机理研究 | 第61-7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4-74页 |
·水稻骨干亲本一般配合力评估 | 第64-67页 |
·转录组的亲本偏向性 | 第67-69页 |
·F1代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亲本偏向性 | 第69-70页 |
·控制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 | 第70-72页 |
·控制株高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 | 第72-74页 |
3.讨论 | 第74-76页 |
·杂种一代的表型偏向与亲本一般配合力关系 | 第74-75页 |
·一般配合力与亲本选育的关系 | 第75页 |
·杂种一代的表型偏亲现象与优良亲本选育 | 第75-76页 |
第四章 水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 | 第76-11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6-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78-115页 |
·样本测序深度 | 第78-80页 |
·水稻杂种F1代等位基因表达模式 | 第80-88页 |
·等位表达中的顺式调控机制与基因型决定单等位表达 | 第88-94页 |
·等位特异性表达对F1代转录组的贡献 | 第94-96页 |
·F1代等位基因互补效应是等位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 第96-100页 |
·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 第100-115页 |
3.讨论 | 第115-119页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等位特异性分析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15页 |
·基因型决定的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 | 第115-116页 |
·等位特异性表达对F1代转录组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显性”假说与水稻杂种优势 | 第117-118页 |
·亲本互补效应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6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 | 第128-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