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生物脱氮技术 | 第13-15页 |
·生物除磷技术 | 第15-16页 |
·同时脱氮除磷工艺 | 第16-17页 |
·活性污泥模型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国际水协系列模型 | 第17-18页 |
·其他主流模型 | 第18-20页 |
·FCASMs系列模型 | 第20-21页 |
·SBR工艺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定时控制策略 | 第21-22页 |
·实时控制策略 | 第22-25页 |
·智能控制策略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3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难点与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2章 水质波动下SBR工艺同时脱氮除磷运行方式研究 | 第30-4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试验方案 | 第31-33页 |
·水质指标及污泥特性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不同进水阶段对SBR工艺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不同进水方式对SBR工艺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不同曝气方式对SBR工艺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最优SBR同时脱氮除磷工艺比选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基于FCASM4模型SBR工艺耦合模型建立及应用 | 第47-69页 |
·SBR工艺数学模型建立假设 | 第48页 |
·SBR工艺数学模型建立 | 第48-52页 |
·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场耦合模型 | 第48-51页 |
·SBR工艺模型 | 第51-52页 |
·SBR工艺数学模型校验 | 第52-65页 |
·模型校核 | 第52-62页 |
·模型验证 | 第62-65页 |
·SBR工艺最佳运行工况数值模拟 | 第65-68页 |
·正交试验组设置 | 第65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智能化SBR控制策略开发及水质波动条件下的应用 | 第69-90页 |
·智能化SBR控制策略的开发 | 第69-71页 |
·智能化SBR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71-80页 |
·智能化污水处理软件 | 第71-76页 |
·智能化SBR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76-80页 |
·水质波动条件下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 | 第80-89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80-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
专利申请 | 第102-104页 |
附录 | 第10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