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LAMP检测北方根结线虫和转CP4-EPSPS基因抗草甘膦大豆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2页 |
·根结线虫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根结线虫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北方根结线虫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根结线虫的检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全球转基因作物现状 | 第16-17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 第17-18页 |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第19-20页 |
·环介导等温技术在线虫检测上的应用 | 第20页 |
·环介导等温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上的应用 | 第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应用LAMP技术检测北方根结线虫 | 第22-37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2-24页 |
·供试线虫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常规试剂的配制 | 第23-24页 |
·北方根结线虫DNA提取 | 第24页 |
·北方根结线虫ITS扩增 | 第24-26页 |
·ITS扩增引物 | 第24页 |
·PCR反应体系 | 第24-25页 |
·产物的回收、连接与转化 | 第25-26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测序 | 第26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引物设计 | 第26-28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产物鉴定 | 第28页 |
·LAMP反应体系优化 | 第28-29页 |
·dNTPs浓度优化 | 第28-29页 |
·Mg~(2+)浓度优化 | 第29页 |
·甜菜碱浓度优化 | 第29页 |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29页 |
·LAMP特异性分析 | 第29页 |
·LAMP灵敏度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反应产物鉴定 | 第29-30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第30-31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反应特异性分析结果 | 第31页 |
·北方根结线虫LAMP反应灵敏度分析结果 | 第31-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应用LAMP技术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 第37-58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7-38页 |
·供试大豆材料 | 第37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7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常规试剂的配制 | 第38页 |
·大豆种子基因组提取 | 第38-39页 |
·大豆种子DNA试剂盒提取方法 | 第38-39页 |
·模板DNA质量检测 | 第39页 |
·引物设计与筛选 | 第39-42页 |
·PCR扩增引物设计 | 第39页 |
·LAMP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第39-42页 |
·LAMP产物的鉴定 | 第42页 |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2-43页 |
·dNTPs浓度的优化 | 第42页 |
·Mg~(2+)浓度的优化 | 第42页 |
·甜菜碱的优化 | 第42页 |
·扩增温度的优化 | 第42-43页 |
·扩增时间的优化 | 第43页 |
·LAMP引物特异性分析 | 第43页 |
·LAMP引物灵敏度分析 | 第43-44页 |
·模板DNA的制备 | 第43页 |
·LAMP灵敏度检测 | 第43页 |
·PCR灵敏度检测 | 第43-44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LAMP检测技术的田间应用 | 第44-45页 |
·供试大豆材料 | 第44-45页 |
·大豆子叶DNA提取 | 第45页 |
·田间大豆样品检测 | 第4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7页 |
·引物筛选结果 | 第45-46页 |
·LAMP产物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LAMP反应优化结果 | 第47-52页 |
·LAMP引物特异性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LAMP引物灵敏度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LAMP检测技术的田间应用 | 第55-5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