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型移动终端圆极化天线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多频圆极化天线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多谐振实现多频圆极化 | 第10-11页 |
| ·多模工作实现多频圆极化 | 第11-12页 |
| ·宽波束圆极化天线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12-13页 |
| ·本章小节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天线基本理论 | 第15-35页 |
| ·圆极化的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 ·微带天线理论分析 | 第16-27页 |
| ·微带天线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18页 |
|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18-19页 |
|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 ·传输线模型理论 | 第19-22页 |
| ·多端口网络模型理论 | 第22页 |
| ·矩量法 | 第22-23页 |
| ·微带天线圆极化实现方法 | 第23-24页 |
| ·描述微带天线的基本参数 | 第24-27页 |
| ·天线的方向图 | 第24页 |
| ·方向性系数 D | 第24-25页 |
| ·天线的输入阻抗 | 第25页 |
| ·反射系数、回波损耗、驻波比 | 第25-26页 |
| ·天线效率 | 第26页 |
| ·天线增益 | 第26-27页 |
| ·四臂螺旋天线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 ·四臂螺旋天线的基本结构和理论分析 | 第27-31页 |
| ·四臂螺旋天线的馈电方法 | 第31-32页 |
| ·传统自相移方法 | 第31-32页 |
| ·具有 90°移相馈电网络的方法 | 第32页 |
| ·几何尺寸对四臂螺旋天线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手持型三频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35-53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天线的结构参数设计 | 第35-46页 |
| ·微带贴片尺寸的确定 | 第35-37页 |
| ·馈电点位置和馈电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正交馈电网络的设计 | 第38-44页 |
| ·天线收发隔离度的改善 | 第44-46页 |
| ·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宽带宽波束八臂螺旋天线的设计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天线的结构参数设计 | 第53-61页 |
| ·馈电网络的设计 | 第53-57页 |
| ·天线一体化结构的设计 | 第57页 |
| ·螺旋臂的参数设计 | 第57-61页 |
| ·螺距P 的确定 | 第57-58页 |
| ·螺旋臂长度的确定 | 第58-59页 |
| ·螺旋臂直径D的确定 | 第59页 |
| ·八臂螺旋的选择 | 第59-61页 |
| ·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