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写作活动需要经过复杂的言语转换过程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关于言语转换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认知心理学派的信息加工理论与写作过程模型 | 第13-14页 |
二、文化历史心理学派的“内部言语”学说 | 第14-16页 |
三、“语感”理论 | 第16页 |
第二节 关于书面言语转换障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性质及其对言语转换的影响 | 第18-22页 |
一、现代汉语书面语具有抽象性 | 第19-20页 |
二、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表达受线性位次的影响极大 | 第20-22页 |
第四节 从思维到现代汉语书面言语转换的教学辅助要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从动机角度看现代汉语书面言语学习 | 第24-39页 |
第一节 教学现状 | 第24页 |
第二节 内外动机的缺失 | 第24-28页 |
一、内部动机缺失 | 第24-25页 |
二、外部动机不足 | 第25-28页 |
第三节 解决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 第28-38页 |
一、由教师激励激发学习的内在需求 | 第28-31页 |
二、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辅助 | 第31-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从语言积累角度看现代汉语书面言语学习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教学现状 | 第39-40页 |
一、词汇贫乏 | 第39页 |
二、用词不当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策略一:为书面语言对口头语言的吸收提供教学辅助 | 第40-42页 |
第三节 策略二:为书面语言专属语言材料的积累提供教学辅助 | 第42-46页 |
一、书面语言专属语言材料的主要来源 | 第42-44页 |
二、书面语言专属语言材料的积累方式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从语言规则角度看现代汉语书面言语学习 | 第47-55页 |
第一节 教学现状 | 第47-49页 |
第二节 策略一:为言语模型的潜移默化提供教学辅助 | 第49-50页 |
第三节 策略二:为反省认知监控提供教学辅助 | 第50-51页 |
第四节 策略三:为显性的语法规则提供教学辅助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中小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状况调查问卷表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