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论文

“亲亲相隐”制度的法伦理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6页
第一章 “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其争议第16-28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第16-19页
   ·“亲亲相隐”制度在当前立法中的现状第19-23页
     ·“亲亲相隐”制度在当前我国大陆地区法律中的现状第19-21页
     ·“亲亲相隐”制度在当前我国“港澳台”地区法律中的现状第21-22页
     ·“亲亲相隐”制度在国外立法中的现状第22-23页
   ·“亲亲相隐”制度存废之争议第23-28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否定认识第23-24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肯定认识第24-28页
第二章 伦理与法律:否定“亲亲相隐”制度的伦理价值取向第28-38页
   ·伦理与法律第28-31页
     ·伦理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第28页
     ·法律的伦理和伦理的法律第28-29页
     ·法律价值与伦理价值第29-31页
   ·我国现当代否定“亲亲相隐”制度的伦理价值基础第31-34页
     ·极端的社会本位原则第31-32页
     ·传统义务本位主义的法律移植第32-33页
     ·道德原则一元价值取向第33-34页
   ·否定“亲亲相隐”制度的伦理代价第34-38页
第三章 伦理与法律:“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第38-48页
   ·“亲亲相隐”制度与人性第38-40页
     ·制度的人性关怀第38-39页
     ·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第39-40页
   ·和谐价值与秩序价值第40-43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和谐价值第40-41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秩序价值第41-42页
     ·“亲亲相隐”与制度正义(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正义的补救)第42-43页
   ·“亲亲相隐”制度的法理分析第43-48页
     ·“亲亲相隐”制度与刑法的谦抑理论第43-44页
     ·“亲亲相隐”制度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第44-45页
     ·“亲亲相隐”制度与刑法的经济性要求第45-46页
     ·“亲亲相隐”制度与诉讼制度执行第46-48页
第四章 “亲亲相隐”:价值冲突与价值取舍第48-56页
   ·“亲亲相隐”制度确立中的价值冲突第48-50页
     ·公益与私益的冲突第48-49页
     ·“豁免权”与法律平等原则的冲突第49-50页
     ·私情与他益的冲突第50页
   ·法价值冲突的取舍原则第50-56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51-52页
     ·多元兼顾原则第52-53页
     ·价值最大原则第53-56页
第五章 “亲亲相隐”制度的范围及限度第56-62页
   ·明确“亲亲相隐”使用的范围第56-59页
     ·确定可实施相隐之罪的范围第56-57页
     ·明确实施相隐权的主体范围第57-58页
     ·明确实施相隐的行为方式第58-59页
   ·明确“亲亲相隐”制度的性质第59-60页
     ·“亲亲相隐”制度是一项“豁免权”第59-60页
     ·近亲属一律平等使用第60页
   ·明确司法机关执法告知程序第60-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消费异化有悖于国民素质均衡发展
下一篇:行政伦理视域下的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