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外激励理论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2、国内学者关于激励及激励教育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激励教育在中学生成长中的意义 | 第13-18页 |
(一) 激励教育的内涵及其环节 | 第13-15页 |
1、激励与激励教育的含义 | 第13-14页 |
2、激励教育的基本环节 | 第14-15页 |
(二) 激励教育在中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 第15-18页 |
二、当前农村中学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8-25页 |
(一) 农村中学激励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1页 |
1、激励教育主体的激励理念陈旧 | 第18页 |
2、激励教育缺乏针对性 | 第18-19页 |
3、激励教育活动缺乏时效性 | 第19-20页 |
4、激励教育效果缺乏回应性 | 第20页 |
5、激励教育缺乏长效机制 | 第20-21页 |
6、激励教育氛围不浓 | 第21页 |
(二) 农村中学激励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1-25页 |
1、经济模式转型对农村中学激励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 第21-22页 |
2、"厌学"现象对激励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 第22页 |
3、教师运用激励技术的素质和能力欠缺 | 第22-23页 |
4、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激励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第23页 |
5、家庭教育的偏颇对激励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 第23-24页 |
6、对激励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 | 第24-25页 |
三、解决农村中学激励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25-34页 |
(一) 树立积极的激励理念 | 第25-26页 |
1、树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激励的理念 | 第25页 |
2、树立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不断激励的理念 | 第25-26页 |
3、要树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的理念 | 第26页 |
(二) 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教育机制 | 第26-27页 |
1、激励教育机制要与学校的管理相结合 | 第26页 |
2、坚持个人激励与群体激励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 第26-27页 |
(三) 全面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27页 |
(四) 努力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 第27-29页 |
1、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为激励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 第27-28页 |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激励氛围 | 第28-29页 |
(五) 明确激励教育原则恰当运用激励教育方法 | 第29-32页 |
1、坚持激励教育的原则 | 第29-30页 |
2、恰当运用激励方法 | 第30-32页 |
(六) 讲究激励教育艺术 | 第32-34页 |
1、准确把握激励时机 | 第32-33页 |
2、艺术性运用激励语言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表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