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序言第11-17页
 (一) 选题原因第11-13页
  1. 源于对中职教学效果低下的思考第11-12页
  2. 源于对中职生学习兴趣不强的思考第12页
  3. 源于对中职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思考第12-13页
  4. 源于对教师工作成就感低下的思考第13页
 (二) 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1. 国外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第13-14页
  2. 国内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第14-15页
  3.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第15页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 研究目的第15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四)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 研究的内容第16页
  2.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一、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其必要性第17-24页
 (一) 概念界定第17-20页
  1. "课堂参与"的概念第17页
  2. "中职生的课堂参与"的界定第17-18页
  3. 中职生课堂参与的表征第18-20页
 (二) 中职生课堂参与的意义第20-22页
  1. 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第20-21页
  2. 能增强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第21页
  3. 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功效第21页
  4.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21-22页
 (三) 中职生课堂参与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1. 自我效能感第22页
  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2-23页
  3. 学习活动理论第23-24页
二、中职学生课堂参与现状调查第24-33页
 (一) 中职学生课堂参与中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1.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人数少,时间短第24-25页
  2.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不高第25页
  3. 学生对文化课的参与程度低第25页
  4. 学生参与课堂目的不明确第25页
  5. 学生参与课堂的方法不当第25-26页
 (二) 影响中职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第26-33页
  1. 学生性别第26页
  2. 学生性格第26-27页
  3. 班级类别第27-28页
  4. 专业类别第28页
  5. 学习成绩第28-29页
  6. 教材因素第29页
  7. 教师因素第29-31页
  8. 家庭因素第31-33页
三、促进中职生课堂参与的原则与对策第33-41页
 (一) 遵循的原则第33-35页
  1. 平等性原则第33页
  2. 分层次原则第33页
  3. 全员性原则第33-34页
  4. 连续性原则第34页
  5. 鼓励性原则第34-35页
  6. 多样化原则第35页
 (二) 对策第35-41页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第35-36页
  2. 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第36-37页
  3. 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参与面第37-38页
  4. 选择合适教材,增加学生参与信心第38-39页
  5. 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第39页
  6. 加强和家长沟通,增强学生参与效果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后记第42-43页
附表一:中职学生课堂参与现状调查表第43-45页
附表二:中职学生课堂参与观察表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武汉市旅游学校为例
下一篇:中职学校高素质女生培养研究--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