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第8-9页
  二、西方学者的研究第9-11页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11-12页
  一、研究的方法第11页
  二、研究的思路第11页
  三、可能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公正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2-19页
 第一节 公正的基本概念第12-15页
  一、公正第12页
  二、公正意识第12页
  三、公正实践第12-13页
  四、公正道德心理第13页
  五、公正世界信念第13-14页
  六、公正行为选择中的义利价值取向第14页
  七、公正对实践主体的品质要求第14-15页
 第二节 公正的基础理论第15-19页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第15-17页
  二、自由主义公正观第17页
  三、功利主义的公正观第17页
  四、自由平等的公正观第17页
  五、道德实践的公正观第17-19页
第三章 大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现状第19-34页
 第一节 调查设计第19页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意识现状的调查统计第19-34页
  一、调查结果统计第19-25页
  二、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第25-34页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偏差产生的原因第34-44页
 第一节 公正意识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与机制第34-35页
  一、公正意识形成和巩固的过程第34页
  二、公正意识形成和巩固的机制第34-35页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第35-44页
  一、政治制度因素的影响第35-36页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第36-37页
  三、文化因素的影响第37-39页
  四、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第39-44页
第五章 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偏差的解决措施第44-49页
 第一节 加快公正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44-45页
 第二节 加强高校公正建设,培育良好校园环境第45-46页
 第三节 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第46-47页
  一、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第46-47页
  二、重视家庭权威道德教育第47页
 第四节 加强自我促进对策研究第47-48页
  一、恰当区分善与正当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正认知第47-48页
  二、建立深厚的公正情感,磨炼坚定的公正意志第48页
 第五节 重视社会公正意识提升的网络途径第48-49页
  一、重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诉求第48页
  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修养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教育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择业心态研究